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气角动量和日长间周年项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仅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采用了地面和空同时的光谱观测激变变星中正处于吸积过程的白矮星,在激变变星(CV)的研究方面出现了全新的途径。这些光谱探测开拓了恒星包层、角动量团儿CV演化中吸积物理学研究的新前没中。这篇评论包括了激变变星中的白矮星研究的方方面面:(1)表面温度;(2)吸积加热和冷却的不;(3)在高度倾斜的CV中吸收幕帘(盘的上面的大气)的影响和特点;(4)白矮星光球的化学丰度;(6)吸积带;(7)吸积的模拟。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研究公转角动量各自独立的星云状物质演化成原始天体开始,着重讨论由天体内部力源分布不均衡而产生的物质对流运动理论,地球周围引力场特征及响应,绕银心公转运行的地球壳、核相对运动特征.大陆地壳大规模经向水平运动周期与银河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中前地质构造运动旋回潮的对此。从而证实:天体内部物质相对运动一地壳大规模经面水平运动行为,是天体遵守公转角动量守恒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34.
地气角动量交换与ENSO循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76~1989年的地球自转速度、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气压及大气角动量资料,研究了地气之间角动量交换与ENSO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固体地球自转速度、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不同纬带及全球大气角动量之间存在着协同的变化关系;低纬局地海气相互作用通过Hadley环流可形成类似ENSO事件的循环;固体地球和全球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山脉力矩和地转变速摩擦力矩形成了固体地球-海洋-大气系统中各个方面出现的非周期行为和非同步振荡;实际出现的ENSO循环是固海气相互作用反映在太平洋洋盆上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35.
东亚夏季风的低频振荡及其与500hPa角动量输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景勋 《热带气象》1989,5(4):295-304
  相似文献   
36.
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日本气象局GSM9603大气数值模式和客观分析资料以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大气再分析数据研究比较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分析表明,三者大气质量再分布角动量东经90°E分量的符合程度要好于格林威治方向的分量;而且GSM9603对大气轴向相对角动量季节变化的强度模拟与其他两者一致,并明显优于第一阶段 AMIP 23个大气环流模式的平均模拟结果。另外,GSM9603大气相对角动量的年际变化基本显示了厄尔尼诺变化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37.
本文在忽略太阳风中磁场对粒子流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利用了两个研究太阳风的二元流体模型的结果,计算分析并讨论了在1AU内太阳赤道面附近,考虑磁场与等离子体流耦合后,各太阳风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太阳风中磁场对等离子休流的作用在方位角向较显著;磁场使太阳风方位角速度在1AU处的值可达到1.85km/s;低速太阳风的角动量主要由其中的磁场携带,磁场能逐步将其角动量传输给等离子体流。  相似文献   
38.
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宋贯一等(2006)发表的“极移的成因及其移动特征”一文中的自转轴受迫摆动资料,从理论上推断出地球自转速度年变化的特征.结果证明,理论计算出的地球自转速度年变化曲线形态特征与观测曲线形态特征十分吻合.从而得出,太阳辐射光压在南、北半球的不平衡分布是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龙卷风生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对龙卷风生成机制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对龙卷风的移动路径预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