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825篇
地球物理   498篇
地质学   629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4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根据“比较科学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975—1976年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与最近两年全球地震活动作了对比,并分析了1900—1990年全球范围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 据资料分析,全球性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具有高潮期和低潮期。最强烈活动期为1940—1950年左右,Ms≥7级地震年频次为25—40次;相对活动最低潮期为1980—1988年,Ms≥7级地震年颁次只有5—12次。我国境内地震活动也有高潮和低潮活动期,目前,我国大陆处于一个新的地震活动高潮期。 1980—1988年是全球性8级地震较少时段,可能是地震能量积累过程。1990年全球地震活动的突然增强,仅半年时间内发生12次Ms≥7级地震,其中菲律宾发生8级地震,震情与1975—1976年情况相类似。 本文在对比活动图象基础上,估计了全球和中国大陆今后几年中的强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2.
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针对则木河与小江断裂交汇区的强震趋势问题,给出了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方法,结果及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64.
贺楚儒 《地震》1989,(5):1-8
本文根据前兆理论模式,利用我国的震例资料,作出了地震趋势异常形态的经验曲线;并以唐山、松潘大震为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1) 该方法能应用于中短期预报; (2) 对震中预报有改进; (3) 对震级的预报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对山西地区地壳形变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回顾,并从大范围地震活动时空规律出发,收集了现有强震活动的记录及相应的研究成果,对前4个地震活动高潮期中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空间迁移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第5高潮期强震分布的区域提出了新的看法。同时,结合现有的地壳形变资料,讨论了山西地区的地震形势,认为山西临汾地区,仍有7级左右的发震背景,但近期尚无明显的中短期形变、应变前兆存在,故认为近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6.
刘宗香  谢自楚 《冰川冻土》1995,17(4):356-359
本选用中国冰川目录数据库中的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冰川粒雪线、中值高度和地理坐标资料,利用计算机绘图方法,绘制出冰川粒支线、中值高度在空间的变化趋势,以便全面认识该地区的冰川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67.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这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8.
高国英  韩月鹏 《内陆地震》1995,9(4):357-362
对1880 ̄1993年新疆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研究时段内7级以上强震活动有明显的活跃与平静交替现象。研究时段内的强震活动经历了5个轮回,每个轮回包括一个平静幕和一个活动幕,每个活动幕都有相对的主体活动区,主体活动区和7级以上单个强震都具有沿西昆仑-南天山-北天山-阿尔泰地震带往返迁移的特征。各地震带6级以上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整体迁移的特征,并且这种时、空、强  相似文献   
169.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5,9(4):363-368
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地震事件,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GM(1,1)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模糊灰色模型。用此模型讨论了南北天山四个区(带)的震级序列,在等维情况下,对比了模糊灰色方法与单纯灰色方法的优劣,讨论了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不同目标震级下各区(带)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0.
陈学庭 《地震研究》1995,18(1):29-40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在前几年圈定的滇东重点监视区范围内量取了11个台近站2500个地震尾波资料,计算了各台在研究的大区域及6个小区域内的随时间变化的Q值,并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得出滇东重点监视区在未来3至5年内不会有7级以上大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