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0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6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北京地区干湿雷暴形成机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婷婷  王迎春  陈明轩  张文龙 《气象》2011,37(2):142-155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结合局地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两次雷暴过程,即2008年8月14日湿雷暴(伴有强降水,简称"814")和8月24日干雷暴(弱降水,简称"824")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814"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高层500 hPa稳定的东北冷涡槽和与之配合的850 h...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吴福浪  杨琦堡  沈欣  蒋迪 《山东气象》2020,40(4):133-140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宁波机场AWOS(automated weather observation system)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7月22日发生在宁波机场附近的一次孤立强雷暴大风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发生在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弱的垂直风切变和上层干燥近地面暖湿的大气层结配置下,海风锋是主要触发系统。2)雷暴大风发生时,地面出现明显冷池和中尺度雷暴高压。3)强反射率因子顶部高度快速下降,中层径向辐合达到18 m·s-1,低层速度辐散超过25 m·s-1等指标,对雷暴大风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5.
利用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ECMWF ERA资料和NCEP FNL资料,通过对强降雨时刻的多种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了2015年梅雨期发生在江苏省沿江地区的6月16—17日和27—29日两次大暴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过程均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西南气流强盛、高层有冷空气不断入侵的大环流背景下,受中低层江淮切变线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冷暖空气一直在沿江一带交汇,造成沿江地区持续强降水过程。两次大暴雨发生时32°N附近梅雨锋很明显,锋面随着高度的升高向北侧冷区倾斜,强降水主要位于梅雨锋南侧的暖区内。该侧700 hPa高度层以下湿位涡为负值表明大气为对流不稳定,且随着降水的发生,中层有弱冷空气入侵,使得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强的降水区主要位于低空急流的左侧和高空急流的入口区右侧,高低空急流的这种配置带来了风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同时低层暖平流和中高层正的相对涡度平流交汇于32°N附近,也有利于暴雨区的上升运动加强。暴雨区与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相吻合,表明低层西南急流为暴雨区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汽。  相似文献   
946.
海洋锋是重要的海洋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尽管台湾以东与黑潮之间表层无明显的锋区,但在水下却常年存在较强的海洋锋,这一现象的研究至今尚少见,本研究采用再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温度锋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47.
海洋锋是重要的海洋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尽管台湾以东与黑潮之间表层无明显的锋区,但在水下却常年存在较强的海洋锋,这一现象的研究至今尚少见,本研究采用再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温度锋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48.
本文用东亚区域地面图资料,从能量锋生消演变、低能舌活动和切变线配合等几个方面归纳出中尺度大降水落区预报模型。经过1994年汛期使用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9.
大尺度凝结加热与暖锋锋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假湿绝热假定,导得简化的半地转湿锋生模式,利用该模式讨论大尺度凝结加热对暖锋锋生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大尺度凝结加热对暖锋锋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增大锋生率,增强上升运动速度,缩小上升运动区的范围,使之更具有中尺度特征,它还使非地转越锋环流得到增强并发生倾斜。  相似文献   
950.
梅雨锋空间结构及其雨成锋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0~1983年梅雨期间安徽发生的6次暴雨过程,作了沿117.5°E的空间剖面图分析。结果发现,梅雨锋常不及地,在低层锋区特征不明显,而且在地面出现带状雷暴雨时,常在雨区南侧形成“雨成锋”。作者对雨成锋的形成和演变作了初步探讨,并对各阶段经圈环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