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GPS系统是现阶段功能最全、精度最高的卫星导航系统,大气层对GPS系统定位和定时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广州地区两天各两个时刻的气象探空资料中分析了各个时刻高空中几个已知高度点的折射指数,然后用线性处理的办法得到了17km范围左右高空中折射指数的模型,大气指数模型与此模型相比较,几个点折射指数的均方差很小,最后用这两种模型分别计算两天各两个时刻大气层对GPS信号在垂直传播时所引起的附加时间延迟,二者之差最大不大于0.3ns,用指数模型可基本反映广州地区大气层对GPS信号传播时间延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天津城市热岛效应对海风(锋)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东高红  李英华  刘一玮  易笑园 《气象》2018,44(6):825-836
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TJ-WRF,通过对发生在天津城区的局地雷暴天气个例进行模拟,重点通过改变模式中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天津城市热岛对海风(锋)环流强度及移动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市下垫面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不同,当城市周边郊区下垫面土地类型改为城市建筑用地时,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且影响范围明显扩大;当城市下垫面改为旱作农地和牧场时,天津城区附近没有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当海风(锋)环流向城区方向移动还未到城区附近时,城市热岛对其有明显加强和加速作用,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其对海风(锋)环流的加强和加速作用越明显,海风(锋)环流移动加快的速度比没有城市热岛时快9.3km·h~(-1)。当海风(锋)环流移动到城区附近时与城市热岛环流相遇,海风(锋)环流受到城市热岛环流阻挡其移速又迅速减慢,其后侧气流南、北分支绕流和向上爬升现象变得明显,两环流相遇叠加后辐合上升运动也明显加强;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其对海风(锋)环流的阻挡作用越明显,海风(锋)环流的移动速度减慢得越多,两环流相遇叠加后的辐合上升运动就越强。另外在向城区移动过程中,海风(锋)环流会使其经过地区低层空气增湿降温,但其后侧湿空气层厚度会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而明显减小;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海风(锋)环流后侧湿空气层厚度减小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93.
应用 1988年和 1992年福州市卫星图像 ,对福州市热岛效应进行动态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原热岛范围内高温区增加 ,热岛范围明显扩大 ,尤其是市区东部施展最快 ,在 1988~ 1992这 4年中福州的热岛范围向东扩展了约 15km2 ,同时热岛外围小热岛也不断涌现。在这些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福州市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减轻热岛效应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地震震源处沿主压应力P轴和主张应力T轴方向的附加潮汐应力分量的计算,在岩石力学莫尔-库化准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附加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的作用方式。分析和计算表明,对发震断层有促滑作用的附加潮汐应力作用方式分增压型和减压型,增压型潮汐应力增大断层面上的正压力和剪应力,促使断层达到破裂滑动条件,减压型潮汐应力在一定条件下能降低断层面上的破裂滑动强度,同样能促使断层的运动。计算实例显示,大部分发震断层受到了附加潮汐应力的增压型或减压型促滑作用。  相似文献   
95.
96.
关于未来温室变暖的程度,目前仍是个未知数。但是,对于过去一个世纪的全球变暖,绝大多数气候学家确信是真的,这并非气候记录误差造成的,而是由于日益扩大的城市面积所引起的。在未来的数年中,不断精确的长期气候记录,在帮助科学家们判断温室变暖的程度有多大的难题方面,将是极其重要的。 与世界气候记录有关的恼人问题是,由日益增多的城填及都市侵占了气象台站而引起的误差。城市一般比乡村热。在秋季,霜冻的前兆首先出现在市郊,只有到了后来才进入城市中心。混凝土、沥青及屋顶不同于  相似文献   
97.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风廓线仪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23日16:00在成都城区发生的一次局地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太阳辐射增温和低层偏南气流的暖湿水汽输送使得成都附近大气具备对流发展的能量和水汽条件;地面暖平流及成都城市热岛效应,使得成都城区低层抬升作用增强;在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南下阵风锋与成都城区西北部地面中尺度热中心和中尺度辐合线相遇,激发出脉冲风暴并迅速发展,进而产生局地强对流天气;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显示脉冲风暴强盛时期具有悬垂回波、有界弱回波区、中层径向辐合等强风暴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文章选取1981—2015年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气温和地表温度等资料,通过其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夏季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2年呼和浩特市夏季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加剧,其中2010年是热岛效应最强的一年;以最低气温表征的热岛强度更能明显地反映出热岛效应加剧的趋势,热岛强度的变化趋势与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更为一致;在热岛效应加剧的背景下,月平均最高地表温度的变化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的辐射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匹配理论,针对矩形箱浮体的三种振荡运动模式(横荡、垂荡和横摇),建立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辐射势的求解方法,导出矩形箱浮体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所建立的求解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箱浮体的某个振荡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其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有显著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提升面阵相机成像定位精度,以吉林省松原市北部区域的机载面阵图像为实验对象,对成像过程进行误差分析与标定. 机载面阵相机成像存在由三个姿态角引起的定位误差以及由相机镜头畸变等因素产生的畸变误差.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采用严密几何模型,得到面阵图像初步成像结果;然后,采用后方交会和多项式附加参数模型等方法解决内、外方位元素引起的误差问题,得到较为精确的定位结果;最后进行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内、外方位元素的误差定标,能够控制在5 m以内的范围,精度提升94.37%,处理效果显著. 通过研究标定面阵成像过程中内、外方位元素产生的误差,提高了面阵相机定位精度,对面阵相机成像的应用和推广具有一定价值和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