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555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1 INTRODUCTION Carbon dioxide (CO2) is principal greenhouse gas. Its air-water exchange is important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Frankignoulle et al., 1998; Schimel et al., 2001). The direction of CO2 gas movement depends on the CO2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etween air and surface water. The amount of CO2 ex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gas exchange coefficient, k. All lakes, with their small area but large atmospheric CO2 flux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2 fluxes …  相似文献   
992.
993.
湖南省柘溪水库流域空中水汽资源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林  王治平  丁岳强  张中波 《气象》2006,32(5):29-34
根据湖南省境内怀化和长沙2个探空站的1994—2003年1—12月每日两个时次(北京时间08时和20时)的资料,对柘溪水库库区及流域大气中的垂直气柱水汽含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柘溪水库流域全年年平均水汽含量值为3.62g·cm-2。各种天气形势下水汽含量值各不相同,台风外围云系水汽含量值相对较大,为6.01g·cm-2。大气垂直气柱水汽含量交换次数平均为3.04次/月,更新率为9.92天。柘溪流域上空平均每年净输入的水汽含量为234.87×108m3。若对所有的可作业云系施加人工影响,全年平均可能增雨总量达29.843×108m3。  相似文献   
994.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5):F003
目前定位站有站区气象观测塔一座(38m);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塔一座(48m);森林生态系统C通量观测塔一座(37m);大气本底监删设备一套;森林野外观测实验室3间共50m^2;各种类型森林永久样地8个共6hm^2;森林水文径流观测站3个(每个控制区域约8hm^2),大型径流观测场一个(控制区域约650hm^2);地表径流观测场3个;凋落物动态、上壤水分动态、大气干湿沉降、  相似文献   
995.
利用1961~1990年气象资料和小麦生产资料,分析了巩义市小麦生育期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并确定了不同年型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996.
对2001~2004年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发育期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进行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5~7℃,最高温度25~30℃;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最低温度-1~3℃,最高温度21~22℃;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最低温度8~10℃,最高温度21~30℃。花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5~940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开展越冬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花菜越冬的抗灾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青海省降水与旱地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省选取互助、贵德、铁卜加、门源4个代表站和东部浅山农业区10个站,分析干旱地段降水量与土壤水分变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不同深度、不同范围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干土层与旬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显著。因此可以直接建立降水与土壤相对湿度增减的预报关系式,用于土壤相对湿度的预报。对于无法建立相关关系的地区,通过分析最小有效降水量,可以确定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贡献。利用降水与土壤相对湿度增减的相关方程和干土层厚度变化与降水量关系进行土壤墒情预报,在1991—1995年期间的资料回代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上海某冻结加固工程试验研究分析,提出了应针对上海地区软土矿物成分及水平渗透性强的特点,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土体低温特性研究;同时就地下水的含盐量,土体冻结速率,土粒粒径,分散度等对土体低温特性的影响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99.
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张军涛  李哲  郑度 《地理科学》2001,21(4):297-300
水分条件是决定植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子之一,也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依据最新的数据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水分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三维图形表达了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典型站点的年干燥度以及在年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Kira指数,湿度指数和NDVI植被指数说明了农牧交错区植物生长,分布与水分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杨晓英 《地图》2001,(4):39-41
一、自然因素指标的选择为迎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与实施 ,需要从西部各省区各县 (市、区 )实际出发 ,对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系统评价 ,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自然因素系列地图 ,是全面直观地揭示各地自然条件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和表达方式 ,是如实地反映和认识自然因素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为此 ,我们制订了如下指标选择原则 :(1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影响的自然因素及自然灾害损失 ;(2 )具有较准确的观测、量测、监测及统计数据可供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