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785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1996年7月1~4日贵阳地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过程,从预报用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此次暴雨的发生与中高纬度出现阻塞形势及低纬度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北跳有关,而弱冷空气的南下作为暴雨的触发机制,其中尺度特征表现为低涡切变线上的斜压扰动;利用国家气象中心T63和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产品作了绘图分析,并对其要素场预报进行了验证,指出数值预报产品特别是暴雨模式产品对我省夏季降水预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泰国及老挝的钾矿解决我国钾资源短缺之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和老挝的呵叻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钾矿资源,高原内部构造简单,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电资源充足,具备较好的开采条件,距我国较近,运费便宜,有待进一步开发。我国是农业大国,钾矿源不足,为解决钾肥短缺问题,除应继续加强国内的钾盐找矿工作,部分进口钾肥外,与老挝、泰国合作开发呵叻高原的钾矿资源也是解决我国钾资源不足的一个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93.
靳立亚  吴永森 《高原气象》1996,15(4):404-413
利用1959-1993年冬半年(10月一次年3月)南海高原15个台站的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采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青南高原地区冬半年降水,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到了降水与气温异常的典型配置及其反映这些典型场的年际演变规律的时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气温异常的时变特征与青南高原不同区域出现较严重雪灾年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南高原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王景昌  张飒 《山东气象》1996,16(3):33-36
分析了山东冬春季上游整片降水区一分为二和上游分片降水区合二为一的环流形势特点及预报着眼点。论述了高原槽生成的环流背景及用△H24来确定高原槽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的岩性主要由中新世的细粒泥岩和砂岩(乌恰群),上新世的砂岩夹薄层砾岩(阿图什组)及上新世-更新世的粗粒砾岩(西域组)构成。中新世的沉积以细颗粒泥砂岩为主,表明物源区较远,古流域坡度较小,搬运距离较长。古流向分析显示物源区位于南和偏南方,此时昆仑山的地势起伏尚不大。到上新世的阿图什组沉积时,开始出现砾石沉积,反映西昆仑山已经开始有规模地隆升。西域砾岩的沉积标志着作为物源区的西昆仑山民有相当的高度,随着山系的隆升,基底岩石被暴露和剥蚀。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究阿拉善高原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种群生长习性和空间格局分布机制,采用体积划分龄级方法和Ripley’s K函数对具有代表性的珍珠猪毛菜种群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猪毛菜种群结构以稳定型为主,其次是增长型,成年个体占比高,种群整体趋于稳定。随干旱程度增加,珍珠猪毛菜种群及各龄级空间分布格局由复杂向单一转变,即由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在降水较多的种群内,各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相对复杂,随尺度增大由正关联转变为无关联,再转变为负关联。在较干旱地区,整体上表现为无关联。在阿拉善高原,珍珠猪毛菜种群空间分布特性由其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在生态建设中应遵循种群与生境间相互关系,发挥其饲用及防风固沙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孙骜  张海峰  王彬  张璟  谢森锴 《地理研究》2021,40(5):1280-1294
高原文化景观作为高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探究国内外高原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本文以高原文化景观为切入点,在梳理文化景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2000年后国内外有关高原文化景观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国外相关研究聚焦于文化景观历史性、身份认同、行为以及流动性四个方面,中国研究呈现出以分析高原文化景观空间分布格局为主的特征,研究主题开始呈现多元的趋势。高原文化景观研究的未来展望:关注西方的相关研究,拓展文化地理的相关研究;历史性是高原文化景观的研究重点,应关注高原文化景观的历史性;聚焦高原文化景观开发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2015年5月19—20日华南地区不同性质暴雨成因和预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孔期  林建 《气象》2017,43(7):792-803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和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和卫星资料,对比分析了2015年5月19—20日华南暴雨过程中不同性质暴雨对应的天气背景、垂直结构特征及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华南暴雨过程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与3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相关。(1)广西北部在850 hPa低涡切变线及α中尺度锋面气旋影响下,暴雨区斜压锋生结构明显,整层大气强烈上升。地面冷锋后中尺度线状对流活跃,排列紧密,持续时间较长,降雨量大。大尺度模式有较高的可参考性。(2)广东中北部暴雨区受边界层弱冷空气触发,线状对流系统在其南侧高温高湿环境中新生并传播,排列松散,移动速度较快,总降雨量不及广西北部,但局部雨强突出。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及γ中尺度气旋对强降水起重要作用。中尺度模式有一定的反映,预报难度较大。(3)广东东南部暴雨由暖区边界层风速辐合及地形海岸线作用产生,其降水质心低,降水效率高。模式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针对不同特点的暴雨预报,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不同,而预报员在对天气特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数值模式的结果,有望得到更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