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黔北西部及邻区晚三叠世末期-中侏罗世,为印支运动导致的海相沉积历史结束后开始的一段陆相沉积时期。其沉积特点是湖泊沉积占主导,河流沉积次之。在纵向上表现为河流沉积出现在该时期地层序列的下部二桥组和上部下沙溪庙组和上沙溪庙组中;湖泊沉积则贯穿整个研究时期的地层中,特别是地层序列中部自流井组中发育良好。河流沉积具二元结构,下部为边滩沉积,上部为堤岸沉积。湖泊沉积分为滨湖、浅湖和深湖三个亚相沉积,在地层序列上显示出两个由浅至深的旋回变化特点。研究时期的地层具有旋回性特点,以不整合面及相应的整合面作为层序界面,可分为5个沉积层序,每个层序由水进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组成,粗略地反映了湖平面的5次进退变化。  相似文献   
42.
黔北地区中石炭统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凯  肖光华 《贵州地质》1993,10(2):101-113
1986年以来我队在正安、道真、务川三县进行铝土矿远景调查时,在含铝岩组之下,志留系韩家店群页岩之上,发现有一层广泛分布的灰岩存在。1992年在灰岩中找到了有孔虫和(竹蜓)化石,该灰岩时代被确定为中石炭世,因其具有自身的岩石和生物组合特征,建议定名为“姚家林组”。这是贵州地层工作的一大进展。  相似文献   
43.
贵州北部晚奥陶世五峰期的沉积组合为一套黑色碳质、硅质页岩及含砂质页岩等,俗称五峰页岩,以黑色、含碳质和有机质为其主要特征。生物以笔石占绝对优势,且丰度高,亦常被称为五峰笔石页岩。沉积时限3-4Ma左右,厚度多在10m以下,厚的可达15m左右,为一套低能、缓慢的凝缩沉积。五峰页岩多呈层状,具毫米级纹层或片状页理构造。  相似文献   
44.
黔北牛蹄塘组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袁宏  肖加飞  何熙琦  白平 《贵州地质》2007,24(1):55-59,63
贵州北部早寒武世的黑色岩系-牛蹄塘组。主要为黑色页岩,含浮游生物,其中产钼、钒等矿床。其具有独特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K、Ti元素在黑色页岩中的含量高于底部硅质岩,而P元素的含量却相反,硅质岩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上覆的黑色页岩;岩孔和菜园两地的共同特点是V、Ba、U的含量明显偏高,富集系数在3以上,显著的差别是Ta元素,其在岩孔是亏损的,而在菜园却明显富集;西部岩孔的稀土总量高于东部菜园,稀土配分曲线形态近于水平或略向左倾,具弱的负Eu异常或不显异常。硅质岩较页岩的负Ce异常程度高。地层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特征元素和比值,所反映的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45.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本文通过对道真县池家沟矿点古岩溶起伏剖面的研究,发现岩溶古地貌环境对该矿点铝土矿层的厚度控制明显,其表明在黔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布区,下伏地层为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古岩溶地貌环境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滇黔北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藏赋存条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页岩气区域地质调查和钻探成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属于改造残留型构造坳陷,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单层厚度达50m以上.评价区页岩的厚度、埋深、TOC、含气性、力学性质、物性和矿物成分等评价参数与北美已商业开发页岩气田的具有一定相似性,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是现实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47.
川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了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属于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基于野外实测剖面和岩心观察,结合有机碳含量(TOC)以及测井资料等,对龙马溪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根据岩性标志,沉积构造特征,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识别出龙马溪组浅海陆棚相,包括浅水陆棚亚相和深水陆棚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风暴层,砂泥质浅水陆棚,泥质浅水陆棚,灰泥质浅水陆棚,灰质浅水陆棚,浊积砂,砂泥质深水陆棚,泥质深水陆棚,灰泥质深水陆棚等微相。龙马溪组自下而上划分出SSQ1和SSQ2两个沉积旋回,整体显示出水体变浅的趋势,并控制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储层的分布。SSQ1的TST中泥质深水陆棚微相是最有利页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48.
黔北凤冈二区块石牛栏组广泛发育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生物礁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储层发育的有利层段。文章通过扫描电镜、薄片观察、孔渗和压汞实验,发现研究区内储层虽然有孔隙不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隙的分选性较差,孔喉较粗等特点,但其构造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孔隙度较高,使其具备有形成裂缝型油气藏的条件;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和勘探前景进行的分析表明:在黔北地区的石牛栏组裂缝较为发育,构造保存条件和烃源岩层发育较好的地段具备形成天然气藏的条件,且以凤冈残留向斜为石牛栏组储层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49.
贵州大竹园是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黔北务正道地区也已被国家列入首批整装勘查区。为确保进一步找矿取得突破,迫切需要对大竹园铝土矿典型矿床及务正道铝土矿矿集区的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含矿地层、构造、古气候、地貌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分析,将大竹园组含矿岩系的分布、韩家店群成矿母岩的存在、基底黄龙组灰岩的溶蚀和向斜轴部构造的稳定延伸作为最重要的区域成矿要素,进而梳理出栗园-鹿池、张家院、大塘、新模、道真、桃园、安场和浣溪等向斜构造展布区作为整装勘查的主要目标,并分别建立了成矿模式,明确了重点勘查的找矿方向。通过2010年以来的整装勘查工作,目前已新增铝土矿资源量4.7亿吨,新发现3个超大型、4个大型和3个中型铝土矿,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本文在找矿勘查实践基础上总结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为整装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找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
页岩储层研究已经成为页岩气研究的重点,页岩组构特征的特殊性使得页岩储层发育纳米/微米级孔隙。岩石及矿物中的纳米/微米级空隙是黔北黑色页岩的结构组分之一,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方法由于分辨率及放大倍数的限制无法对页岩储层的孔隙类型进行观察;核磁共振等仪器虽能准确测试页岩储层的孔隙度,但是无法获得孔隙的形貌及分布特征等信息。本文整合扫描电镜微区分析与X射线谱学分析的优点,运用Hitachi 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与IE250X-Max50牛津能谱仪组合,对黔北黑色页岩储层中矿物的分布、形态特征及矿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发现黑色页岩中发育微裂缝、纳米/微米级粒内溶孔;通过X射线能谱发现黑色页岩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石英、钠长石,其次为绿泥石、白云母、白云石等。黔北黑色页岩中裂隙直径为0.1~20μm,其中主要分布在1~5μm,均大于甲烷分子直径(0.414 nm),因此可作为天然气的运移通道与储集空间。此外通过X射线能谱仪对黔北黑色页岩中的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等脆性矿物进行分析,发现石英的含量(9.1%~78%)较高,伊利石(17.6%~25.5%)等黏土矿物含量较低,所以该页岩具有很高的脆性,易产生裂缝,可为游离气提供运移通道及储集空间,提高页岩气的产能及储量,进而为黔北地区储层评价及预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