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406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研究了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沿线的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影响和阻碍铁路运输的气象灾害;作了气象灾害区段划分,并提出铁路安全运输的气象保障与服务。  相似文献   
82.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近30年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41  
刘晓东  侯萍 《高原气象》1998,17(3):245-249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65个站1961~1990年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有关,变暖的幅度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500~1500,1500~2500,2500~3500及3500m以上等不同高度范围内台站下平均的平均温度的增温率分别为0.0,0.11,0.12,0.19和0.2  相似文献   
83.
一种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干旱指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登银 《地理研究》1987,6(2):21-31
本文以能量平衡公式为基础,根据实际蒸发与潜在蒸发的关系依赖于土壤水分含量的事实,导出一种表达干湿状况的指标——土壤水分干旱指数。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2003-2009年1-5月和2011年1-5月西南大西洋海域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生产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数据,利用不同权重的栖息地指数模型来预报阿根廷滑柔鱼的中心渔场。采用外包络法,利用作业次数与SST、SSH建立适应性指数(SI)模型,依据作业次数比重和产量比重来比较不同权重的算术加权模型(AWM),从而筛选出最佳模型,并对最佳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确定AWM(a=0.3,SST权重为0.3,SSH的权重为0.7)为最佳模型,当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大于0.6时,作业次数的比重为93.23%,产量比重为89.28%,当HSI小于0.4时,作业次数的比重为2.12%,产量比重为3.35%。利用2011年1-5月的生产数据和环境数据对AWM(a=0.3)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HSI大于0.6的海域,各月作业次数比重均在91%以上,产量比重均在95%以上。研究表明,在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形成中SSH比SST更为重要,基于SST和SSH的AWM(a=0.3)能够较好地预测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中心渔场。  相似文献   
85.
基于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仿真技术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辅助决策平台建设的思路,构建了三维辅助决策平台的整体框架,借助正元三维GIS平台Genius World,实现了对基础地理、城市地质、地下空间设施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三维可视化集成表达。同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研究并实现了集地上地下一体化剖面分析、大型建筑物选址分析、地下轨道交通选线规划、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等于一体的地下空间辅助规划平台,提供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综合分析与模拟评价,提高了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最后对地下空间规划建设辅助决策做出了总体评价,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6.
为了提升莆田市文旦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利用文旦柚种植区历年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及果实品质检测数据,通过分析影响文旦柚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和主要气象灾害,构建文旦柚气候品质评估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气候适宜性因子和致灾因子的权重,建立文旦柚气候品质评估模型,计算气候品质指数并进行量化等级划分,开展文...  相似文献   
87.
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与GIS进行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通过分析二者差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及对策,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 镇赉县宜林地和宜牧地的利用现状主要是盐碱地, 其次为耕地, 很少用于林地与草地; 宜农地和宜农、林、牧地利用格局单一, 耕林草比例不合理;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为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调整后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农林复合、林草复合及开发水田等3种, 农、林、牧用地比例接近3∶1∶1, 空间格局交替安排。  相似文献   
88.
从工程地质角度,以东营城区0~50m的土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采用专家类聚法,对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和高层重型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建筑适宜性做出了评价并进行了区域划分,对东营城区将来的工程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积雪资源深刻影响着滑雪旅游的发展与布局,刻画中国积雪资源时空特征,识别旅游开发关键区,对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热点分析、重要-感知实绩分析(IPA)等方法刻画中国1979—2020年积雪资源时空演变特征,构建资源稳定性-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识别中国滑雪旅游开发关键区。结果表明:(1)中国积雪资源过去40年变化可划为3个阶段,1980—1995年(Ⅰ)积雪资源下降,1995—2010年(Ⅱ)增加,2010—2020年(Ⅲ)下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现Ⅰ-Ⅱ(33.2%)>Ⅱ-Ⅲ(31.1%)>Ⅰ-Ⅲ(29.3%)的特征;(2)中国积雪资源在月尺度上,1—3月(Ⅰ)积雪资源基本维持稳定,3—10月(Ⅱ)显著下降,10—12月(Ⅲ)恢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Ⅰ-Ⅲ(30.3%)>Ⅱ-Ⅲ(28.3%)>Ⅰ-Ⅱ(26.8%)的变化规律;(3)中国境内滑雪旅游开发极关键区面积占比为4.90%、关键区为11.69%、一般区为31.57%、不关键区为25.73%、极不关键区为26.11%,总体来看中国境内85%的区域不...  相似文献   
90.
【Title】
There are knowledge gap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vegetation responses to multi-scale climate-related variables in tropical/subtropical mountainous island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inter-annual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regular/irregular climate patterns in Taiwan. We appl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n 11 years (2001~2011) of high-dimensional monthly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vegetation cover (PV) derived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and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eigenvectors and loadings of each component through time and multi-scale climate-related varia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five components contributed to 96.4%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first component (PC1, explaining 94.5% of variance) loadings, as expected,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PV (r = 0.94), which was mainly governed by regional climate. The temporal loadings of PC2 and PC3 (0.8% and 0.6% of variance,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PV of forests (r = 0.72) and the farmlands (r = 0.80), respectively. The low-order components (PC4 and PC5, 0.3% and 0.2% of variance, respectivel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 (r = 0.49) and to irregular ENSO associated climate anomalies (r = -0.54), respectively. Pronounced correlations were also observed between PC5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SOI) with one to three months of time lags (r = -0.35 ~ -0.43, respectively), revealing biophysical memory effects on the time-series pattern of the vegetation through ENSO-related rainfall patterns.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cosystems in this tropical/subtropical mountainous island may not only be regulated by regional 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ies but also be susceptible to large-scale climate anomalies which are crucial and comparable to previous large scale analys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PCA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analyzing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vegetation dynamics across this tropical/subtropical mountainous islandin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forecast the responses and feedbacks of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to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