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9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测绘学   1974篇
大气科学   635篇
地球物理   1641篇
地质学   1803篇
海洋学   533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683篇
自然地理   12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利用轨迹大数据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识别及结构提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路网生成、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车辆时空轨迹大数据,提出了一种城市交叉口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轨迹跟踪识别轨迹数据中包含的车辆转向点对;然后基于距离和角度的生长聚类方法进行转向点对的空间聚类,并采用基于局部点连通性的聚类方法识别交叉口;最后利用交叉口范围圆和转向点对提取城市各级别路网下的交叉口结构。以武汉市出租车轨迹大数据为例,对武汉市城区内189个交叉口进行了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准确地从轨迹大数据中识别出城市交叉口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922.
在数量适度的情况下,合理布设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使观测数据准确反映路网运行特征是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与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文中运用GIS空间网络分析技术,结合"两阶段"宏观布设法和OD反推布设法,开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布设软件。当缺少历史流量数据时,用"两阶段"宏观布设法以路段累计重要度代替路段流量,并进行累计重要度计算。最后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软件可基本实现科学、高效的高速公路一类调查观测站布设。  相似文献   
923.
神经网络算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小的模型误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GPS高程拟合。本文通过对同一区域GPS高程拟合的应用探究,运用迭代运算对比BP神经网络算法与多项式拟合数据,从而证明BP神经网络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加突出了BP神经网络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24.
随着GNSS广泛应用于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检测以及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在布设控制网和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同一型号仪器数量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同一控制网中使用不同型号的仪器同时作业,将不同接收机数据格式进行统一,并处理各种卫星信号,并进行联合基线解算、平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接收机在同一控制网中联合应用精度高于同一型号接收机在同一控制网中联合应用精度。  相似文献   
925.
张东凌  卢姁  张铭 《大气科学》2017,41(5):975-987
本文对印度洋冬季风异常海气环流耦合主要模态做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以下结果:第一模态海面和低空大气环流的异常主要发生在东印度洋海域上空,而上层大洋环流的异常则主要反映了印度洋冬季风环流的异常,并主要体现在西向赤道暖流和东向赤道逆流上。第二模态的大气环流相应异常主要发生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赤道印度洋上空,而上层大洋环流异常除与第一模态类似外,还包括索马里暖流的明显异常。第一、二模态分别是印度洋冬季风的偏东、偏西模态,也是其主、次模态;均有约4年的年际变化,还分别有约18、22年的年代际变化;该主、次模态分别在1976年及1976、1986年有突变发生;这样印度洋冬季风有约4年的年际变化,并在1976年出现明显突变。该主、次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也是冬季北太平洋海气联合复EOF分解第二、第一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这反映两大洋之间有密切联系,这是因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南亚、东亚冬季风的共同源头,对两大洋的大气环流异常都有明显影响。南亚冬季风偏强时印度洋的Hadley环流和赤道辐合带上的对流均偏强,反之亦然;且该冬季风的主、次模态都如此;这也反映了南亚冬季风大气环流异常与冬季热带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耦合关系。当该主、次模态发生正、负异常变化时,近表层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分别呈现横贯大洋的南北向跷跷板变化以及大洋东、西向的跷跷板变化;但前者是主要的。印度洋冬季风对印度洋偶极子起着抑制作用,这是该偶极子在冬季最弱的原因。在热带印度洋,大气低空垂直运动下沉、上升区域都分别大致位于该大洋近表层的下沉、上升运动区域之上,这构成了海气相互作用的负反馈机制,并有助于南亚冬季风、Hadley环流、赤道辐合带以及印度洋中冬季风环流的维持和稳定。  相似文献   
926.
天津港秋冬季低能见度数值释用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近5年(2009—2013年)天津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分级特征。采用7年秋、冬季NCEP(2006—2012年)和地面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给出了对港口低能见度天气有高影响的高、低空物理量因子;排除沙尘和降水天气,针对不同区间的能见度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分类训练了3个统计模型;并与WRF天气模式产品对接,采用分步筛选法,研发了天津港秋、冬季72 h时效的逐时能见度BP释用预报产品。经过3年业务运行,检验结果表明:对逐时能见度而言,BP释用预报对10 km以下低能见度比WRF模式的预报技巧显著提高,达到10.5%~35.4%;其中对0.5 km大雾的预报技巧总体相当,但当WRF预报有降水时,WRF模式预报结果略优;对0.5~1 km的大雾预报,WRF模式的预报技巧1%,BP释用预报提高到了14%~21%。日最低能见度的检验表明:对小于1 km的大雾过程,BP释用预报的TS评分平均达到75%,比WRF预报技巧提高了24%;对1~10 km的低能见度过程,比WRF的预报技巧平均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927.
Joe Penny 《Urban geography》2017,38(9):1352-1373
At a time of “austerity localism”,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local authorities in London, England, are simultaneously addressing the dual pressures of delivering fiscal retrenchment and of enrolling citizens in new participatory public service arrangements, asking whether “these trends pull against one another,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whether they are the tough and tender dimensions of a singular process: austerian management” Drawing on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the London Borough of Lambeth’s Cooperative Council agenda, as well as Foucauldian and Gramscian critiques of participatory network governance theories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shows how participatory forms of governance can be folded into the logic of hierarchy and coercion through various governmental technologies of performance and agency (consent), and through tactics of administrative domination (coercion). As budget cuts continue to affect local government in England,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small experiments in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may persist, the dominant mode of governance is likely to shift towards more hierarchical and coercive forms.  相似文献   
928.
王姣娥  景悦 《地理学报》2017,72(8):1508-1519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① 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均呈现出以北上广为顶层节点的空间等级结构体系,但除顶层结构外两种网络结构差异较大。② 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铁路流联系表现出空间邻近性特征,而航空流联系则主要受到城市节点的规模大小与职能属性的影响。③ 铁路流的首位联系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航空流的首位联系空间跨度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垂直层间联系的地域子系统。④ 铁路网络拥有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7个子网络,而航空网络中则不存在明显的子网络。技术经济特征与管理体制是造成铁路与航空两种网络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9.
We emplo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subsistence fishing social network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fishers’ emic perceptions of fishing expertise and their position in network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employed among the Tsimane’ Amerindians of the Bolivian Amazon. A multiple-regression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gender, kinship, and age homophilies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fishing networks.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ers’ expertise, their sociodemographic identities, and network centrality. We found that fishing networks are gendered a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ers’ expertise and centrality in networks, an association that is more striking for women than for men. We propose that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broad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that shape the intracultural distribution of fishing expertise, as well as natural resource access and use.  相似文献   
930.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2014年银行业的12 369个网点数据,借鉴连锁型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软件对河南省金融网络进行综合测度与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金融连接度看,郑州是河南省的金融核心,洛阳是次金融核心;2金融核心具有较高的金融联系度和较强的对外金融联系,同时银行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制度;3在实体基础设施网络和银行网点虚拟网络共同作用下,河南省金融网络表现出了等级化和网络化的双重特征;4金融网络中,郑州—洛阳的金融连接度最高,金融连接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化现象,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体两翼"的格局,且豫北的金融聚集现象较豫南明显;5河南省金融网络拓扑结构图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同时度分布在对数坐标中呈现幂律分布,说明整个网络同时具有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