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691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确定了场区周围九个潜在震源区,分析计算得出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用概率论的方法,以洪华生等人提出的《断层—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上海市南部地区地震烈度年超越概率以及10、20、50、100、200、300、500年内场区的地震影响烈度超越概率,并对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72.
The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quasi-geostrophic potential vorticity equation is reduced to a linear form in the stream function in spherical coordinates for the permanent wave solutions consisting of zonal wavenumbers from 0 to n and rn vertical components with a given degree n. This equation is solved by treating the coefficient of the Coriolis parameter square in the equation as the eigenvalue both for sinusoidal and hyperbolic variations in vertical dire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se solutions can represent the observed long term flow patterns at the surface and aloft over the globe closely. In addition, the sinusoidal vertical solutions with large eigenvalue G are trapped in low latitude, and the scales of these trapped modes are longer than 10 deg. lat. even for the top layer of the ocean and hence they are much larger than that given by the equatorial β-plane solutions. Therefore such baroclinic disturb-ances in the ocean can easily interact with those in the atmosphere.Solutions of the shallow water potential vorticity equation are tre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but with the effective depth H = RT / g taken as limited within a small range for the atmosphere.The propagation of the flow energy of the wave packet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degree is found to be along the great circle around the globe both for barotropic and for baroclinic flow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73.
This paper describes meandering alluvial rivers with mean annual suspended-sediment concentrations of more than 100 kgm?3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and explains their formation as caused by the effect of hyperconcentrated water flow. When the river is dominated by hyperconcentrated flow, the rate of energy expenditure required for sediment transport declines significantly. Accordingly, the river channel adjusts itself to a lower channel gradient by increasing the river length, resulting in a meandering channel. Since the stable transportation of sediment by hyperconcentrated flow is dependent on river channel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latt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eanders of this kin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meandering and braided river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74.
关于位涡理论及其应用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位涡理论能非常有效地解释天然现象,预测天然系统的变化,合理应用该理论的关键是对其原本思路和原理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本文试图对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5.
分析 2 0 0 1年 7月 2 - 3日台风“榴莲”暴雨过程中湿位涡及其各分量的变化 ,发现对流层低层 85 0 h Pa湿位涡的负值中心、 70 0 h Pa湿位涡的正值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 ;急流与层结稳定度的变化 ,影响着湿位涡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对华北一次特大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59,自引:23,他引:36  
于玉斌  姚秀萍 《高原气象》2000,19(1):111-120
通过对9608号台风低压及其外围暴雨位和等熵面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台风低压北上诱发暴雨过程的位涡场的结构及冷空气对暴雨增幅的作用,给出此次暴雨增幅过程的图像。分析表明:对流层低层中高纬度冷空气(高位涡)扩散南下在台风低压环流区附近的“侵入”作用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活动状况;对流层高层或平流层低层位涡的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77.
贵州02.6大暴雨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润琼  沈桐立 《气象》2006,32(1):95-101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贵州2002年6月18日00时~19日00时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模式输出的基本物理量分析了相当位温、垂直速度,并计算垂直螺旋度以及湿位涡正压、斜压项,诊断分析发现:暴雨中心位于最大垂直速度中心附近;南北两支闭合经向垂直环流对于暴雨区的低空入流和高空出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螺旋度的变化对暴雨的强度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性,暴雨区位于螺旋度等值线密集区靠正螺旋度区一例;贵州大暴雨与500hPa“漏斗”形MPV1高值区同位相变化,高低层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500hPa上MPV2正值区与对流性降水区对应很好,而且强度变化也一致。  相似文献   
78.
“96·8”华北暴雨数值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边清河  丁治英  董金虎 《气象》2006,32(8):17-22
分析1996年8月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台风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发现:副热带高压与台风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很大,宽广的偏南急流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水汽和能量,而太行山一带正处于汇合区,构成十分有利的暴雨天气形势。应用MM5数值预报方法对1996年8月4—5日的降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依据天气学原理和位涡理论对此过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1)MM5数值预报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台风暴雨的物理过程。(2)此次降雨的不稳定层结有南高北低现象,同时有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存在;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可使环流加速,对降水有一定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79.
山东省春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东省春秋季暴雨的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 制作了春秋季暴雨的平均环流形势图。分析了2003年春秋季两次大范围暴雨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及暴雨期间大气的热力特征和水汽输送特征, 应用k-螺旋度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 分析了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4月暴雨均受气旋影响, 10月暴雨以冷锋影响居多。2003年4月17—18日为气旋暴雨, 10月10—12日为切变线冷锋暴雨。两次暴雨前都有低空偏南风急流向暴雨区输送水汽, 大气强烈增温增湿, 对流不稳定度增大, 湿斜压性增强。强冷锋南下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 产生暴雨。暴雨期间低层正k-螺旋度猛烈发展。暴雨前期中低层MPV1 < 0且MPV2 > 0, 冷锋影响期间MPV1 > 0且MPV2 < 0, 都有利于倾斜涡度发展, 增强了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80.
徐忠峰  钱永甫 《气象学报》2006,64(6):760-769
印度季风区是世界上季风现象最显著的地区,伴随着夏季风爆发和撤退,季风区的大气风场和湿度场都存在明显的季节转换,这种季节转换可以作为区分夏季风与冬季风的一个很好的标准。以往的季风指数大多只考虑了季风区的动力场或热力场的演变特征。在综合考虑了印度季风的热力和动力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湿位涡定义了一个新的印度夏季风指数。湿位涡是一个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综合量,它既反映了风场的涡旋状况又反映了大气的垂直稳定度。研究表明:该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季风区大气热力场和动力场的季节演变特征。用湿位涡定义的印度夏季风指数不仅稳定而且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季风爆发时间、季风强度及季风的活跃与中断等多种特征。与以往的环流指数相比,湿位涡季风指数描述季风爆发时间的能力有较明显的改进。此外,该指数还可以很好地反映印度夏季降水的年际演变特征。初步的相关分析表明:印度夏季风爆发时间与中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相关,与次年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夏季气温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此外,印度夏季风平均强度与前期华南地区春季降水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