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利用MODIS可见光和1.38μm通道反演卷云反射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一种算法,利用TERRA或AQUA卫星平台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0.66 μm和1.38 μm通道来反演卷云双向反射率.资料表明,用1.38 μm通道测量的卷云反射率会被卷云上的水汽吸收所削弱.该算法将1.38 μm通道所得的反射率与0.66 μm通道所得的反射率作比较来衡量这种削弱作用的影响,从而获得可见光谱区域较精确的卷云反射率.  相似文献   
22.
太阳光度计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一次散射反射比(ω_0)、粒子谱分布和散射相函数是表征气溶胶光学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参数。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的直接测量数据与平纬圈测量数据基于Skyrad.pack算法可以用于反演这些气溶胶参数。结合光度计标定结果以及针对观测数据的严格去云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利用该算法对几种不同的大气混浊度状况计算了上述气溶胶参数。计算结果与基于Dubovik算法的AERONET业务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大部分比较一致。虽然在大气混浊度较小的情况,Skyrad反演的ω_0和谱分布中的小粒子体积浓度与Dubovik结果相比有很大差异,同时Skyrad的计算误差较大,说明在实际AOD较小时,Skyrad算法的稳定性较低,但其反演结果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气溶胶的光学特征。基本分析表明,基于Skyrad.pack算法的等天顶角观测反演结果在一定的大气混浊度和合适的太阳天顶角条件下是合理的,能够用于未纳入AERONET体系的光度计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微物理参数研究。  相似文献   
23.
该文提出用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距离高度扫描(RHI)的探测资料,从大气运动连续方程出发,在实际流场的二维假设下,反演雷达探测区域内的垂直剖面流场结构。通过个例试验表明,反演结果比较合理。该方法可供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4.
Li Jun 《大气科学进展》1994,11(4):421-426
Linearization of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RTE) is the key step in physical retrieval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profiles from InfRared (IR) sounder observ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successive forms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r mixing ratio component weighting functions are derived by applying one term variation method to RTE with surface emissivity and solar reflectivity contained. Retrivals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r mixing ratio profiles from simulated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AIRS) observations with surface emissivity and solar reflectivity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5.
何文英  陈洪滨  李军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0):3573-3584
复杂多变的陆地表微波比辐射率,造成陆面上星载微波观测反演大气参数较为困难,也使得许多卫星微波资料不易同化应用到数值模式,因此迫切需要提供准确可靠的陆面微波地表比辐射率信息.随着卫星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丰富的星载被动微波观测直接反演陆面微波比辐射率成为一种主要手段.国外针对星载微波成像仪和微波垂直探测器开展较为系统的陆面微波比辐射率研究,建立不同类型的地表比辐射率反演方法,开发地表比辐射率参数化方法并应用于辐射资料同化.对于卫星观测反演陆面微波比辐射率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评估分析和方法订正.国内利用卫星观测也开展了一些陆面微波比辐射率研究工作,尚需要系统、综合的提炼.对于地表特征复杂的中国地区,还需要评估认识不同陆面微波比辐射率反演方法在我国适用情况,需要增强陆面微波比辐射率数据质量的认识以及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26.
 叶面积指数(LAI)是植被冠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改变标志着植被发生了生物物理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混和模型 从TM图像上获取叶面积指数的方法。首先,利用冠层反射率(FCR)模型计算并得到查找表; 然后,利用从查找表得到的统计关系进行 LAI制图。试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可较精确地用来反演芦苇地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7.
利用神经网络从118.75 GHz附近通道亮温反演大气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志刚  陈洪滨 《气象科学》2006,26(3):252-259
为了准确快速地从118.75 GHz附近六通道亮温计算大气温度,作者开展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反演大气温度的数值模拟研究。与线性统计反演算法比较,海面上大气温度反演的总体均方根误差减小17%,陆面上大气温度反演的总体均方根误差减小15%。两种下垫面条件下的温度反演结果表明,近陆面的温度反演结果优于近海面的温度反演结果。另外,对温度廓线垂直结构反演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较厚逆温层结构的温度廓线,神经网络反演对廓线的复现能力优于线性统计反演。  相似文献   
28.
TOVS 水汽反演的误差分析及其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同步物理反演法以6小时数值预报场为背景场对1992年1月份NOAA-12卫星垂直探测(TOVS)资料进行了大气参数反演,并对水汽反演误差进行了检验和分析。以常规观测作为检验的标准,检验结果按3条轨道统计,发现反演的相对湿度平均误差与背景场的误差密切相关,均为负值;在高层和高纬度,误差绝对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误差的日际变化在高层比较稳定,低层振动较大。对反演误差进行订正后的结果表明,在500 hPa以上反演均比背景质量要好,尤其轨道A所有层次上订正后的反演比背景场好。  相似文献   
29.
一种新的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一些发展较强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往往与风场的旋转或辐合、辐散有关的事实,文章提出了一种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场反演二维水平风场的新方法,即涡度-散度方法。文中对1994年7月12日的个例进行了反演处理,处理结果与天气实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水平二维风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用多光谱卫星信息分析白昼云天条件下的湿度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郁凡  刘长盛  余志豪 《气象学报》2002,60(6):748-757
TOVS资料的晴空湿度场反演已进行多年 ,如何利用卫星遥感信息实现云天条件下的湿度场反演 ,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多光谱卫星图像上不同云类的云层高低分布蕴涵着三维湿度场的分布信息 ,文中用相关分析、最小二乘拟合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讨论了多光谱卫星信息与各标准层相对湿度的关系。标准回归分析的复相关系数R在地面最小 ,约为 0 6 4,随高度增加 ,R逐层增大 ,70 0hPa以上大于 0 7,2 5 0hPa以上大于 0 8。相应显著性检验的结果F值从地面的 30 71,也逐层增大 ,至 2 0 0hPa时达 119 36。逐步回归分析在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因子后 ,回归自变量减少到 2~ 4个 ,反映显著水平的F值有较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组云天条件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由此可得到具有卫星图像像素分辨率 (8~ 10km)的 9层湿度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