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6篇
  免费   1746篇
  国内免费   1538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058篇
地球物理   3126篇
地质学   1734篇
海洋学   2811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3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991.
“2007.7.6”飞机颠簸事件数值模拟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赵琳  田军  李银芳 《气象》2009,35(10):40-49
利用WRF模式模拟了2007年7月6日发生在菲律宾南部海域上空的一次民航飞机颠簸事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WRF模式计算得到的Ri和EI等预报指数,能够确定飞机颠簸发生的区域、高度和强度.飞机遭遇颠簸的区域是位于涡旋云系外围的螺旋云带的上空,飞机在飞越由重力波形成的螺旋云带时,在强烈的垂直上升和下沉气流的转换区域产生了急速的上抛和下降运动.  相似文献   
992.
一次春季强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应用NCEP 1°×1°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3月河北省一次早春强寒潮天气背景下的降水多相态转换的成因与雨雪转换的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及以下蒙古高压和江淮气旋共同作用产生的偏东风导致低层大气温度持续下降,降水性质从雨转为雪.随着江淮气旋入海,高低空风向发生突变,从东北风转为西北风,加上太行山地形作用,使太行山东麓部分地区低层大气出现小幅升温,0℃层高度抬升,致使从雪转为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图上,0℃层亮带高度的迅速下降,可作为从液态降水向固态降水转换的判据之一.天气学分析表明,当0℃层高度低于950hPa、地面气温在0℃上下、1000hPa温度低于2℃、925hPa温度低于-2℃时,降水性质将从雨向雨夹雪或雪转变.  相似文献   
993.
廖必军  谭冰 《气象科技》2009,37(6):779-781
电台中波转播站多建于城市近郊区,由于天线高耸落雷几率高,因而易受雷击干扰。针对建站时原已通过防雷验收的转播站设施在投入使用后依然频遭雷击受损的状况,分析了其防雷系统的内在布设技术问题,认为广播中波转播站原有防雷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缺漏是遭雷击受损的主要原因,并从转播站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转播站防雷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接地网逐级分流、屏蔽馈线再加设外屏蔽环群技术以及不同的线路、不同系统保护的配合方法等,从而形成广播转播站完整的防雷保护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994.
中国高温热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徐金芳  邓振镛  陈敏 《干旱气象》2009,27(2):163-167
全面综述了高温热浪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标准与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等8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高温热浪是一种较短时间尺度的天气灾害,基本天气特征是高温低湿,除高寒地带外,每年6~8月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大气环流异常是高温热浪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高温热浪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深刻了解高温热浪的危害特征,对应对高温热浪发生发展、监测预测、安全生产、趋利弊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施宁  布和朝鲁  纪立人 《大气科学》2009,33(5):1087-1100
在中期时间尺度上探讨了Rossby波活动对盛夏东亚太平洋(EAP)事件的影响。正负EAP事件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反位相过程, 但这一时期的气候平均流波导结构决定了两者在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对流层中上层, 源自上游东北大西洋或东欧平原的Rossby波能量经巴尔喀什湖附近向东北方向频散, 它对东北亚异常中心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由于盛夏东亚急流位置偏北, 我国华北[CD*2]东北地区成为波导区, Rossby波能量从贝加尔湖附近向该波导区频散, 形成了EAP事件的东亚中纬度异常中心。在EAP事件的三个异常中心中, 东北亚异常中心最先形成, 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则最后出现。在对流层上下层波导结构有明显差异, 它导致了Rossby波能量在东亚沿岸中高纬地区的反向经向传播特征。在负事件的对流层低层, 西太平洋副热带异常中心和中纬度两个异常中心间的经向Rossby波链接较为明显。在东亚地区, 盛夏月平均尺度上EAP型的Rossby能量频散特征与中期EAP事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6.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移动路径、特征及其触发机制。根据高压的移动情况及其环流等特征发现,南亚高压的移动路径分为东路型,南路型和西路型。对比不同路径的温度场、风场及热源整层积分场等特征,发现不同路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SVD分析以及合成分析发现,高原附近热源强弱配置的差异是造成路径差异的可能原因;同时,高原地区热力、动力作用造成的中低纬度的大气长波波型配置对路径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2008年12月19日-21日朔州市强寒潮天气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单站气象要素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转竖、中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维持加强后南压爆发、850 hPa冷平流是产生强降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GRAPES中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的引进和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中国新一代全球中期/区域中尺度同化与预报系统(GRAPES)模式中引进了ECMWF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填补了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中物理过程的空白。重新计算了地形重力波过程需要的地形静态资料数据,并与原ECMWF模式的地形静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式地形参数的正确性。利用GRAPES模式,进行了地形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影响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以后,在存在大地形的区域,风场会发生变化,当纬向风遇到青藏高原时,一部分气流会产生爬坡效应而越过高原,使高原上空的西风气流减弱;另一部分气流会绕过高原,在高原的南侧产生绕流;随着模式积分时间的延长,风场变化会越来越明显,地形越复杂,风场的变化也越复杂;连续的模式积分试验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过程,可以延长GRAPES模式的可用预报时效,提高了全球形势预报的准确率。通过对一次降水过程的模拟,对地形重力波过程影响降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显示:引进地形重力波拖曳过程后,改变了大气流场的分布,使预报的流场更接近于大气真实状态,从而提高了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global hydrostatic models used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for operational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eneral circula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unfit for high-impact weather prediction.To address this,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nonhydrostatic models.Few existing nonhydrostatic global models use consistently the grid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for the primitive equations of dynamical cores,which can subsequently degrad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s.A new nonhydrostatic global spectral model,which utilizes the Eulerian spectral method,is developed here from NCAR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3.0(CAM3.0).Using Janjic's hydrostatic/nonhydrostatic method,a global nonhydrostatic spectral method for the primitive equations has been formulated and developed.In order to re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nonhydrostatic equations,the atmospheric curvature correction and eccentricity correction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the Held-Suarez idealized test and an idealized baroclinic wave test are first carried out,which shows that the nonhydrostatic global spectral model has similar climate states to the results of many other global models for long-term idealized integration,as well as better simulation ability for short-term idealized integration.Then,a real case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using the new dynamical core with the full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of subgrid-scale physical processes.The 10-day numerical integration indicates a decrease in systematic error and a better simulation of zonal wind,temperature,and 500-hPa height.  相似文献   
1000.
SONG Jian  YANG Lian  |gui 《高原气象》2010,29(5):1137-1141
The modify Korteweg-de Vries (mKdV)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tary Rossby waves, are derived from quasi-geostrophic vorticity equation by using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result manifests that the linear topography effect with the change of latitude can induce solitary Rossby wa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