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29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2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温变化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台风模式中采用周平均海温和多年的月平均海温,对一些台风个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数值模式中影响台风路径的海温因子变化对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9408号台风异常路径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环境引导流、准均匀流和偶极子流的共同作用对移向突变和移速突变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
On the morning of June 4th 1999, a severe weather event took place in San Quirino, a small village of Friuli-Venezia Giulia in the northeast of Italy. This village is located near the piedmont of the Alps, 40 km west from Udine and 60 km north from Venice.Around 0900 UTC (1100 local time), a thunderstorm with an intense hail fall affected the area of San Quirino. A few minutes later (around 0920 UTC, source: a farmer), a funnel cloud from a cumulonimbus touched the ground, producing damages to houses, trees and sheds. The damaged area was quite narrow (about 300 m) and short (less than 10 km). No injuries to people were reported.In spite of the smallness of the area interested by the phenomenon, this storm is studied here starting from the synoptic scale, moving to the mesoscale and finishing with the storm scale, trying to underline its characteristics. These analyses, especially those coming from the Doppler radar images, bring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an Quirino episode was produced by a supercell storm.  相似文献   
54.
使用自动气象站、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常规天气图、探空和风廓线仪等有关观测资料, 普查了1998年7月上旬珠江三角洲地区8次由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并对其中7月3日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归纳出该类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一些活动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55.
SPECTRUM期间目标台风移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目标台风Yancy的移动过程中,选择4个时段进行预报数值试验。模式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实际大气中目标台风移动的若干特征在模式大气中能够显示出来,如Yancy在1990年8月20日00时移向的转折现象等;台风非对称结构的低频振荡是产生移向转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黄伟  陶祖钰 《气象学报》1996,54(2):225-232
利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16号台风进行了12h数值模拟。时间是从8月31日12时(世界时)到9月1日00时。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台风和实际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移动距离相当。模式清楚地预报出了由台风倒槽所造成的强降水。这表明模式对台风路径、台风降水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还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地形和积云对流等对登陆台风发展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台风的位置和降水有重大影响,积云对流除了对台风强度有影响之外,对台风环流的位置和台风的移动速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与实际台风场近似一致的环境流场条件下,应用柱会标中的正压无辐散模式,讨论了台风中扰动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台风暖心结构的台风外围适当强度的冷空气活动有利限台风中扰动发展,且台风愈强,台风中扰动愈易发展。  相似文献   
58.
一种公平技术评分方法在台风业务预报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离散变量分级预报的公平技术评分方法引入台风路径业务的预报评估中,对1989-1991年的台风业务预报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量客观,不但可用于台风分类预报评估,也可对台风移向移速预报进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59.
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期地面风场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翟国庆  俞樟孝 《大气科学》1992,16(5):522-529
根据对华东地区9次强对流天气的地面风场分析发现,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与锋前暖区的中尺度辐合线有密切关系,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伴的扰动辐合值为-0.8×10~(-4)·s~(-1)左右.当有移动的天气系统与其相遇时,交点附近扰动辐合值迅速增大,促使对流迅猛发展且移速加快.辐合线的形成与大尺度背景和特定地形有关.移动的中尺度辐合线与变压风有关而静正辐合线常与露点锋相伴.  相似文献   
60.
对华北一次特大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59,自引:23,他引:36  
于玉斌  姚秀萍 《高原气象》2000,19(1):111-120
通过对9608号台风低压及其外围暴雨位和等熵面上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台风低压北上诱发暴雨过程的位涡场的结构及冷空气对暴雨增幅的作用,给出此次暴雨增幅过程的图像。分析表明:对流层低层中高纬度冷空气(高位涡)扩散南下在台风低压环流区附近的“侵入”作用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中高纬地区冷空气的活动状况;对流层高层或平流层低层位涡的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