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81.
白爱娟  方建刚 《气象科学》2003,23(2):176-184
通过对陕西省近50a来冬季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陕西省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指出:陕西省冬季降水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持续偏少,尤其是在90年代,但是减少的趋势不显著;冬季气温从1975年开始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90年代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是陕西省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密云水库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运用回归分析和多种曲线拟合方法,对密云水库近几十年来的入库径流时间系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径流总体上呈指数减少趋势,洪峰流量从绝对流量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洪水减少程度高于一般径流减少程度。同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减少的影响较小,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3.
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1961~2005年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年雷电日数在23~53d,年平均雷电日数为36d;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湖北省1980年以前为雷电相对较多时期,1980年以后为雷电相对较少时期;一年中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出现雷电天气,平均初雷日在2月下旬,终雷日在10月上旬;春季和夏季雷电日数占全年雷电日数的88.5%,秋、冬季占全年雷电日数的11.5%;雷电日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主峰、次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4月;一年中7月、8月雷电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雷电日数的47%;鄂西南、鄂东地区年雷电日数最多,属高雷区,其它地区属多雷区;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初雷日有所推迟,平均终雷日则有所提早。  相似文献   
84.
关于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对 1 996年 2月 3日云南丽江 7级地震的中短期监视及跟踪预报过程 .根据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可公度性计算结果 ,在该次地震前对地震大形势进行了预测 .1 995年 1 0月以后 ,滇西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大幅度、多手段的同步异常 ,其中以水氡、水位和CO2 异常为主 ,沿中甸─南涧地震区分布较为集中 .根据上述异常特征及异常分布情况 ,作者在该次地震前 2个月向大理州政府提出了书面预报意见 ,认为 1 996年 2月底以前在中甸─丽江─剑川─华坪一带有可能发生 5~ 6级地震 .  相似文献   
85.
利用均生函数数学建模方法拟合地震的震级或能量序列,进行地震中期趋势预测。由于引入了“双评分准则”,即在拟俣时考虑了数量预报和趋势预报的平衡问题,选取合适的调整系数,从而提高了地震中期趋势预测的准确率。另外采用了分级拟合的思路,利用残差序列逐级提高拟合的精度和速度。利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1~3年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晋冀蒙交界地区的 5级和 6级以上地震的灰色预测模型 .利用上述模型对该地区未来几年内中强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7.
三维地学模拟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三维地学模拟中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三维地学模拟技术以及三维地学模拟软件的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发展趋势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8.
李卉  赵立鸿  庄颖  等 《江苏地质》2011,35(2):215-218
通过对近10年来江苏矿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的分析,揭示了江苏矿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客观反映了矿产资源管理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江苏矿业的全新面貌。就矿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今后的矿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基于数据长程相关性,利用相对变化趋势,构建气温相对变化趋势的概率密度函数及超越概率,研究并计算了1951~2017年中国气温相对变化趋势基于一定置信水平下属于自然变率范畴的置信限,判别相对变化趋势是否由非自然因素引起(增温是否显著),探讨不同地区非自然因素引起的温度变化的阈值、相应的转折时间段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160站温度资料中有10%的站点趋势显著性被传统线性回归方法高估了,这些站点主要位于西北、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2)从全国温度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除新疆中西部地区呈现降温趋势之外,其他地区均为增温趋势,其中东北、内蒙及晋北地区非自然趋势大,增温显著。(3)从不同年代际增温显著区域的空间演变来看,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增温显著,之后逐渐向南向西扩展,1966~2001年时段中国大部分区域表现为非自然增温显著;1971~2006年时段,东北地区以及内蒙东北部增温显著区域开始逐渐减少,同时中国西南地区增温显著区域开始逐渐增多;1976~2011年增温显著区域最大;1981~2016年,增温显著站点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及两大流域之间和中国南方地区。综上,中国非自然因素引起的增温显著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折。本研究为中国气温变化的归因及其预测研究,为加强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向短期气候预测的转化及联系提供新视角、新途径。  相似文献   
90.
利用2012—2016年安徽省淮北市逐日用电负荷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统计方法,分析用电负荷的季节变化、周末/节假日效应变化规律,提炼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温度对负荷的1℃效应和负荷对最高温度的敏感性,构建趋势负荷和趋势方程,介绍将周末/节假日效应应用于气象负荷提取和不同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趋势法建立逐日负荷预测的多元回归方程和曲线拟合方程,并针对趋势法的弱点提出2日增量法,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其中2日增量法预测模型的历史拟合率和2017年试报应用均达到96%—97%,比趋势法高2%—3%,比目前的考核要求高4%—5%,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