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高重频激光测距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高重频激光测距工作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该数据处理采用了屏幕显示以及数学分析方法,以剔除卫星激光测距数据中的观测异常值,提取有效的数据点,并最终生成标准点数据。通过对奥地利GRAZ激光测距站高重频数据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数据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改进算法拟和一元非线性函数,并用该算法辨识棱镜摄谱仪的定标多项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算法,非常显著地降低了求解定标多项式系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定标多项式能更精确地反映谱平面坐标和谱线波长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83.
便携式潮汐观测仪(PET)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和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数据拟合从重力固体潮观测的秒值提取分钟值和小时值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错误数据自动剔除以得到可靠数据.将提取的数据应用于调和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双二次插值多项式的DEM传递误差模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基于函数插值方法,得出了基于不完全双二次插值多项式的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表面表达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传递误差公式.公式表明,不完全双二次多项式的DEM传递误差与双线性多项式的传递误差相同.但由于不完全双二次多项式的DEM表面建模误差低于线性多项式的DEM表面建模误差,因此基于不完全双二次多项式的DEM表面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6.
由于通用传感器模型与具体的传感器无关,因而更能适应传感器成像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所以通用传感器模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对包括多项式模型、直接线性变换模型和有理函数模型在内的通用传感器模型的定义,参数解算和模型定位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对基于通用传感器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立体像对定位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7.
采用数值分析理论讨论方阵奇异性判别的方法,针对多项式拟合模型法方程系数矩阵病态性的问题,提出中心化坐标与缩小误差方程式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改善了法方程系数矩阵的结构与病态性,获取到稳定可靠的拟合参数。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简单可行,为区域工程控制测量中多项式拟合GPS水准高程与平面坐标转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对目前常用内插方法确定GOCE卫星速度的精度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方法在GOCE几何法轨道速度确定中精度欠佳。在分析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方法基本原理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含有多余观测量的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方法,该方法在获取几何法轨道速度时,通过选取合适的内插节点数,内插精度较常规方法有了很大提高,三维精度可达到0.3 mm/s。新方法能为基于GOCE卫星几何法轨道的重力场恢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9.
刘建辉  姜挺  江刚武  贾博 《测绘通报》2012,(Z1):330-333
在求解有理函数模型的多项式参数时,通常采用的是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进行求解,但若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或模型过度参数化,则法方程矩阵很容易产生病态,不能得到正确的解。使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法方程的状态,使方程解趋于稳定。通过影像数据,分别采用了L曲线法和GCV法进行试验,试验证明该方法使RPC参数的解算精度有了显著提高,验证了该种方法在求解病态矩阵误差方程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0.
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中的形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序列InSAR技术,包括PS-InSAR技术和小基线集InSAR技术, 能有效克服传统D-InSAR的失相干限制, 逐步成为形变测量中的实用化技术。但是, 现有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主要采用线性函数对真实形变进行模拟, 在真实形变呈现强烈的非线性时, 这种处理将不能得到正确的形变结果。本文就时间序列InSAR的形变模型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从干涉相位模型解算的方法入手, 深入分析了线性形变模型的不足, 当干涉点目标的密度不够并且真实形变的非线性较强时, 干涉相位方程的解将会发散。根据魏尔斯特拉斯逼近定理, 提出以高阶多项式取代线性形变模型, 并给出了基于多项式形变模型的干涉相位方程解算方法。 利用太原市2003-2009年的23景ENVISAT ASAR影像, 分别采用线性形变模型和三次多项式形变模型, 利用小基线集技术进行了形变反演。将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分别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多项式形变模型不仅能取得更高的形变测量精度,而且能提高点目标的密度。由于高阶多项式总能比低阶多项式更准确地拟合连续函数, 因此本文提出的多项式形变模型在时间序列InSAR形变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