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雷  张文尝  李洪舰 《地理研究》1998,17(4):360-356
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及布局发展习惯于以产值增长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其结果造成了普遍的重复建设和大量的资产浪费。处于对这种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文中以资本的实际运营效益为中心进行了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调控研究的探讨,以期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2.
Accessibility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n rural land-use change studies, the accessibility situation is often described by simple measures of the distance to a location of interest.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measures of access are tested for a rural area at the forest fringe in the northeastern Philippines. The accessibility measures addressed range from simple distance measures to land-use type specific transport costs and a population potential measure. The different measures are tested based on their capacity to expla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A comparison of the findings based on a spatial analysis and an analysis of household level data is m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d use and accessibility is dependent on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use of the different accessibility meas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
A model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performa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95.
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研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威  曹有挥  梁双波 《地理学报》2011,66(12):1607-1617
当前从部门和企业层面对运输成本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在区域层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运输成本效应的分析,本文尝试立足于区域视角和宏观尺度,从概念内涵、主要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及时空演化规律等方面构建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综合运输成本是对特定地域单元为进行客货流动所必须克服的阻力的一个宏观的、一般的衡量,深受一地综合交通可达性、客货运输规模及运输外部成本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综合运输成本指数以反映不同节点成本的相对高低.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化是交通基础设施格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政府政策取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条件下,其时空演化遵循"初级发散-收敛-高度收敛-发散"的基本模式,随时间推移,综合运输成本逐渐下降,而在空间分布上则由最初的低级均衡演化为非均衡,最终又趋于高级均衡.  相似文献   
96.
吴威  曹有挥  梁双波 《地理科学》2011,31(11):1322-1328
交通运输的外部成本日益成为相关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热点。立足宏观尺度与区域视角,鉴于交通运输成本仍未包含外部成本的现实和理论层面对于外部成本研究的需求,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实证,在分析外部成本及其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考虑外部成本与否对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外部成本巨大,其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极化特征,上海地位突出,中心城市及苏锡常、环杭州湾地区节点外部成本普遍较高,此外大部分节点外部成本较低,差异亦不明显;②考虑外部成本与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成本的总体格局影响不大,"中心-外围"格局特征没有明显变动,上海综合运输成本优势明显,江苏板块略优于浙江板块;③考虑了外部成本,运输周转量较大的中心城市综合运输成本相对上升,而县级节点则相对下降,从区域整体看,外部成本的引入减少了中心城市之间及其与县级节点之间在综合运输成本上的差距,促进了其区域均衡化。  相似文献   
97.
CFP技术层间多次波预测及Curvelet域相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表面有关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共聚焦点(CFP)道集代替SRME方法中的炮集记录,对基于CFP技术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理论数据中加入噪声,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利用切除处理后的CFP道集代替炮记录,能够很好地预测出与目标界面相关的层间多次波。在匹配相减的处理过程中,分别采用常规的相减法和Curvelet阈值减去法。通过2种方法的相减效果对比可以看出,在Curvelet域实现多次波的减去较常规减去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以北京市两城区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沿线的婚纱摄影、电气五金、乐器和服装四种同类商品集聚型商店为例.探讨了该布局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其效应.论文认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大的份额是这类布局模式产生的基本原因;搜寻成本的存在和商家与消费者间交流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有利于这种集聚;相对于分散型模式.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它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商家和消费者都获利;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更适应于产品有差异且类别众多的商品,不应与其他的布局模式形成对立.  相似文献   
99.
正确进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选择与己有利的战略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在企业的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具体成本项目的最优化对企业整体战略成本动因最优化重要性程度的排序方法还不够完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多属性格序决策方法。利用区间数与三角模糊数的乘积是梯形模糊数这一结论,结合判断矩阵,给出一种新的方案的排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方法不仅可以使成本最小化,而且通过企业战略成本的最优化,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0.
排放强度目标下中国最优研发及经济增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永彬  王铮 《地理研究》2014,33(8):1406-1416
以研发投资为减排手段,在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构建碳排放强度目标约束下的最优控制模型,并针对中国2009年提出的排放强度目标“2020年排放强度降低到2005年的40%~45%”,研究了同时满足减排目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研发投资路径以及经济平稳增长路线。模拟发现: 前轻后重的研发投资路径有利于最大化社会成员的效用,而为了完成减排目标,中国需从2014年开始大幅提高研发投资到2.85%,随后每年都要保持在3%的水平;受此影响,经济平稳增长速度在2014年出现明显回落;排放强度路径呈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下降而后降速趋缓的走势;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14年继一个小高峰后出现短暂的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