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1311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2077篇
地球物理   680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1163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利用惩罚最大F检验(The Penized Maximal F Test,PMFT),对新疆地区105个国家级气象站点建站至2014年逐年平均风速资料进行了均一性检验,并通过订正得出新疆地区年平均风速均一化数据集合;通过对订正后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讨论数据非均一性对新疆风速的影响,研究结论得出:(1)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出所有待检站点均出现非均一间断点,共计151个;(2)元数据中记录的人为影响因素,超过1/3对年平均风速序列产生了非均一影响,其中仪器换型对年平均风速序列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变化;(3)仪器换型和站址迁移对年平均风速的非均一影响与台站风力大小成正比,其它人为因素对年平均风速的影响与台站风力大小成反比;(4)订正后,数据时间序列的均一性得到改善,数据序列明显的趋势拐点趋于缓和,下降趋势普遍增强,数据可用性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2.
叶日新  吴立广 《气象科学》2016,36(3):291-300
热带云团是台风生成的前兆,虽然一些研究将近20 a来台风不活跃与大尺度环境场相联系,但是还没有人分析台风不活跃期热带云团的活动特点。本文利用目前仅有的1989-2009年全球热带云团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云团近20 a的变化特征。1998年以后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减少主要发生在7-10月,集中在南海(13~23°N,110~120°E)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区域的东部(13~23°N,145~170°E)。热带云团除1月外各月都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与台风生成显著减少区域相联系的热带云团活动具有显著的增加趋势。通过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发现,1998年后热带云团活动增加与环境风垂直切变增加有关,而增强的垂直切变不利于台风生成。  相似文献   
133.
应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大风灾情报资料、京津冀地区7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观测资料及VDRAS资料,从多个角度对2013年8月4日京津冀地区一次飑线过程产生的大范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高空冷空气南下、低层暖湿气流北上、系统前倾及位势不稳定的有利层结条件下,由多单体风暴演变为中α尺度的强飑线所致。飑线形成于低层垂直切变加强、冷池合并之后;大风主要发生在飑线主体回波中,其次是主体回波前和中前,主体回波后很少发生。大风发生的位置取决于飑线结构中气流的性质,气流的性质与冷池前进的程度和对流的强度关系密切。大风大部分由下沉冷气流产生,少数为近地面上升暖气流导致。大风发生的范围和强度与低层风垂直切变的强度呈正比,大范围低层风垂直切变的加强增强了飑线入流和出流的强度,是大范围大风、局部强风形成的重要原因。大风发生站次与冷池的强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冷池的加强和范围的扩大加强了后侧冷入流和前侧暖入流的强度和范围,也是大范围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地面气温统计降尺度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752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2000—2010年地面温度日值数据,采用具有自适应特征的Kalman滤波类型的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对中国地面温度进行精细化预报研究。分析该方案的降尺度效果,并与常用插值降尺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相比插值方法有较大的提高,显著减小东西部预报效果差异,1~3 d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了1.4℃;2)该方案1~3 d预报的均方根误差为1.5℃,预报误差从东南地区(均方根误差为1.4℃)向西北地区(均方根误差为1.8℃)逐渐增大,并且预报效果夏季优于冬季。因此,递减平均统计降尺度技术对中国地面温度进行精细化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多波束测量的精度控制与规范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多波束测量、辅助测量的数据精度,研究其对成果水深的影响程度,结合《海道测量规范》与《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规定》中的测量等级指标,以及IHO规范中对水深不确定度的定义和传播结构的介绍,建立数学模型反解出符合规范的作业环境与辅助测量数据的等级指标,提出明确的多波束测量作业精度控制的技术指标,为测量数据的质量监控建立更全面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6.
周清  王奉伟 《测绘工程》2016,25(12):70-73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气候环境、观测方法、观测仪器以及观测人员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观测数据的丢失或者不完全。文中针对这类数据的处理,采用加权平均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修复,建立GM (1,1)模型,并与非等间隔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通过两组仿真数据和两组实测数据验证发现:对于呈指数增长的序列和高增长序列修复之后建模预测精度更高;三次样条插值法数据修复后GM (1,1)建模预测精度较加权平均法预测精度更高;对于低增长序列,直接采用非等间隔建模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7.
模式集合样本的代表性和观测信息的可靠性是制约数据同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前者对海浪模式同化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海浪模式对初始场的敏感性较弱,来自大气的风输入源函数是海浪的重要能量输入,如何合理地对风输入进行扰动,构造海浪的集合模式运行,是实现和改进海浪模式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的关键问题。为了实现海浪模式集合运行,本文提出了风场的三种集合扰动方案,分别为:纯随机数、随机场和时间滞后的风场扰动方法。本研究利用2014年1月ECMWF全球风场,基于这三种风场扰动方法开展了集合海浪模式的集合运行实验,并统计分析了海浪特征要素(有效波高)和二维波数谱对风场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机场集合扰动方案所构造的风场集合效果最佳,所得海浪模拟结果的集合样本发散度适中,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背景误差的统计特征,可用于进一步的集合Kalman滤波海浪数据同化实验。  相似文献   
138.
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mean and extreme wave statistics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ir directio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ocean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works. Due to the lack of long-term wave measurement data, the analysis of extreme waves is often based on the numerical wave hind-casting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wave climate in the East China Seas (including the Bohai Sea,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for the past 35 years (1979–2013) is hind-casted using a third generation wave model – WAMC4 (Cycle 4 version of WAM model). Two sets of reanalysis wind data from 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USA) and ECMW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re used to drive the wave model to generate the long-term wave climate. The hind-casted waves are then analysed to study the mean and extreme wave statistic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wave heights decrease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sea to land in general. The extreme wave heights with return periods of 50 and 100 years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seasons, mainly due to the effect of typhoon events. The mean wave heights in the winter season have the highest values, mainly due to the effect of winter monsoon winds. The comparison of extreme wave statistics from both wind fields with the field measurements at several nearshore wave observation stations shows that the extreme waves generated by the ECMWF winds are better than those generated by the NCEP winds. The comparison also shows the extreme waves in deep waters are better reproduced than those in shallow waters, which is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wave model used.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useful insight into the wave climate in the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wind data resolution on the simulation of long-term waves.  相似文献   
139.
ABSTRACT

Oil spill forecast modelling is typically used immediately after a spill to predict oil dispersal and promote mobilisation of more effective response operations.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map oil dispersal after the grounding of the MV Rena on Astrolabe Reef and to verify the results against observations. Model predictions we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distribu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 However, some hot spots of oil accumulation, likely due to surf-zone and rip current circulation, were not well represented. Additionally, the model was run with 81 differing wind conditions to show that the events occurring during the grounding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likely behaviour of an oil spill on Astrolabe Reef. Oil dispersal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prevailing wind patterns;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would require better observations of local wind patterns. However, comparison of predictions with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GNOME model was an effective low-cost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0.
利用三维高分辨率有限体积的近海海域模型FVCOM来分析2001年秋季期间风作用对坦帕湾区域盐度平衡的影响。为了区分风的影响,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一个由潮汐和河流作为驱动,另一个由潮汐、河流以及风场共同驱动。结论如下:首先,风作用会使盐度产生变化,能够明显地使坦帕湾内的盐度增加,并导致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盐度梯度的减少;随后,本文分析了坦帕湾区域内的盐度平衡,主要的盐度平衡来自于全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平流的盐度流量分歧以及除去海峡底部的垂直方向上盐度流量分歧;最后,对由风引起的盐度变化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作用不能改变盐度平衡地位的相对重要性,由风引起的盐度平衡改变高度依靠于特殊的地形,除此之外,全部平流盐度流量分歧和垂直散布盐度通量分歧能够抵消,并且两者都远大于水平散步盐度流量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