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性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中,土性参数的合理估计非常重要,根据工程中实测值反演土性参数不失为一种有效会计参数的新思路,文章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Biot固结有限元数值法对一假设路堤的双层地基的一些主要土性参数进行反演,结果显示误差很小,收敛速度也很快,说明遗传算法这种新型的优化算法在土性参数优化估计中具有精度高、反演快的优越性,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一些缺点,因此值得在岩土工程领域参数优化中推广。  相似文献   
42.
Yo-Ichiro  Otofuji 《Island Arc》1996,5(3):229-249
Abstract Paleomagnetic studies facilit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 Arc in Cenozoic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tonic movement. The Japan Arc rifted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in the middle Miocene, while East Asia, including the Japan Arc, moved north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rifting phenomenon of the Japan Arc i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Japan. Southwest Japan was rotated clockwise through about 45° and Northeast Japan was rotated counter-clockwise through about 40°. This differential rotation occurred concurrently at about 15 Ma. Eighty percent of the rotation was completed during a period of 1.8 million years. These factors lead us to propose a'double door'opening mode with a fast spreading rate of 21 cm/yr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 Sea, suggesting that the asthenosphere with a low viscosity was injected beneath the Japan Sea area. The large northward motion of East Asia in relation to Europe is expected from the apparent polar wander path constructed from the paleomagnetic data of the Japan Arc. East Asia may have moved northward by more than 1700 km between 20 Ma and 10 Ma accompanied by a slightly clockwise rotation of 10°.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Eurasian plate was subjected to extreme geodynamic conditions in late Cenozoic times.  相似文献   
43.
围岩参数Monte-Carlo有限元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应用隧道施工监测的随机值,采用蒙特一卡罗(Monte-Carlo)有限元随机反分析以反推地层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分布的方法。反推参数不仅给出其均值,还给出参数的方差及分布类型,为地下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必要数据。为检验所提的反分析方法对工程的实用性,文中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4.
摘要:利用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和加密自动站探测资料,结合天气实况,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陕西一次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风暴伴随的阵风锋共维持了4h,其中有3h出现7级以上的大风,且最大风力10级。(2)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陕西处于高温、高湿气团中,大气层结极不稳定。(3)此次强风暴在高的对流有效位能环境下(CAPE)下,抬升触发的关键因子是关中地区中尺度辐合线,当初生的对流云团下山后,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对流风暴形成小范围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新的辐合线,加强对流风暴发展。(4)当阵风锋移动过程中遇到前方的对流云团时,将低层暖湿空气抬升,并随着上升气流输送到主体对流风暴中,迅速补充了主体风暴的能量,使得主体风暴再次强烈发展,延长了阵风锋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45.
东秦岭(河南段)二郎坪群铜多金属成矿环境及成矿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郎坪群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中,在二郎坪群这套火山—沉积岩系中,含有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的铜多金属矿。文章通过对二郎坪群的沉积建造特征、变基性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和岩浆来源特征的研究,认为二郎坪群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盆地规模和岩浆来源在盆地东西方向上存在差异,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二郎坪群的形成环境和变基性火山岩岩浆来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郎坪群弧后盆地在海底喷流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铜-锌型和铅-锌型两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46.
多数情况下,评估的研究区缺乏多年积累的地下水位及开采量资料。因此,通常采用土力学模型,根据太沙基固结理论,进行地面沉降量预测。在地面沉降量计算中,土层变形参数值的选取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深层含水层埋深通常大于100m。通过现场勘探,采取土样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获取参数值,成本过于昂贵。通过参考区域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资料,结合工程经验获取参数值,预测结果的精度得不到保证。针对上述情况,作者提出用非线性优化算法-进化策略算法,根据实测地面沉降量反演土层变形参数值。通过这种方法确定参数值,既节约成本,又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化策略算法通过模拟生物遗传及进化过程,利用转移概率来帮助指导搜索。搜索结果不依赖于初始点的选择,对于求解全局最优解有很强的鲁棒性。作者将进化策略算法用于某一工程实例土层变形参数的反演,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稳健性,值得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算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认识了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算法产生的坏条件,通过引入样条函数辅助进行修匀处理和对于x数值小的情况采用反演正算的算法,使得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可以进行多段连续演算并具有好的效果,在工程水文设计计算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3月30日发生在广东的强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层强冷空气入侵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的发展,导致不稳定能量突增;下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合适的0℃层与-20℃层高度利于大冰雹的形成;强有力的中尺度抬升系统和强垂直风切变直接导致强对流的发生,并使强对流长时间维持。在强风暴的发展过程中,广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SA)观测到高悬的强回波、风暴中低层强入流、风暴顶强辐散及冰雹云三体散射所产生的钉状回波(TBSS)等特征。雷达资料分析表明:TBSS的强度随着上升气流的强弱及冰雹的降落发生变化;即使无中气旋,持久稳定的风暴相对入流和风暴顶强辐散也能使强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顶辐散减弱,标志着入流减弱,伴随着强回波核下降,风暴进入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49.
天津市堆山造景工程地基稳定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山造景工程是一项利用建筑渣土,在坑塘上进行堆载的市政工程。通过对堆山造景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工期等条件,提出了清理淤泥、设置反压平台、排水、控制堆填速率等促进地基稳定的防治措施。利用孔隙水压力监测、侧向位移监测及分层沉降监测等原位监测数据,以复合型法进行反演力学计算参数,并将反演结果用于该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以指导后期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50.
预测矿井涌水量的计算级别与精度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学溥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5):48-50,67
根据水利部2005年发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技术文件中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参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认为地下水可开采量与预测矿井涌水量的计算可按勘查研究程度,将其可分为A、B、C、D、E等5个精度等级。参照各级别的允许误差,论证了目前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公式及方法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