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8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测绘学   742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405篇
地质学   2036篇
海洋学   39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64篇
自然地理   18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含盐地层工程性能及其对铁路工程施工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鹰  谢强  赵小兵 《矿物岩石》2000,20(4):81-85
含盐地层作为一类特殊的工程地质体,其工程性能具有易变性,各向异性以及冻胀性等特点,由于含盐地层中含有易溶盐,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因环境因素如气修、地下水和受力性质的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对修建于其构筑物具有腐蚀性,本文以穿越罕尔汗盐湖的青藏铁路路基基底地层和盐渍地为研究对象,对盐湖岩盐和周边地区盐渍土层清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对含盐地层基本工程性能的系统研究,归纳出在通过含盐地层时,铁路对含盐地层基本工程性能的系统研究,归纳出在通过含盐地层时,铁路工程施工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杨向东  曲学兵 《地质与勘探》2000,36(3):81-83,87
结合青岛港务局业务楼深基坑 ,在基坑围护设计及施工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基坑失稳 ,提出了新的围护和施工方案 ,并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水准标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岩标是地面变形监测、高程控制测量的重要基准设施,文章介绍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4.
连平工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工业应为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建议今后10~15年:1)搞好工业布局;2)打响品牌;3)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优势工业;4)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与水力发电业;5)大力引进外资,适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使生态工业建设产生实效,建议优先开展以下一些重要生态工程:1)药材基地工程;2)水电枢纽工程;3)基础设施工程;4)污染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995.
梁进社  张华 《地理研究》2004,23(1):29-37
中国正在采用遥感技术对 5 0万以上市区非农人口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情况进行分期监测 ,监测结果的精度评价是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获取对遥感监测的精度分析 ,内容包括监测精度评价的指标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样本容量的确定和在各层的分配、抽样评价的工作步骤以及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表达 ,并以北京和重庆 2 0 0 1年的遥感监测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精度评价的实际演练。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土地利用特点的研究 ,从丘陵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提出两种土地整理模式 :一是农林综合开发整理模式 ,即居民点闲置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 ,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 ,进行退宅还林 ;二是新村建设整理模式 ,即由政府对新村统一规划 ,供给道路等基础设施 ,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的“政府引导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并对重庆市渝北区新春村的新村建设的运作和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7.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方创琳  李铭 《地理研究》2004,23(6):833-844
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进程受到水资源短缺及其用水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约束。本文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 ,针对河西走廊未来 30年总需水量阈值、经济总量阈值、总人口阈值和城市化水平阈值 ,认为最经济、最节水的城市化发展方针为禁止发展特大城市 ,有选择地培育一个大城市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科学发展小城镇。据此提出了与水资源约束相适应的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的 6种模式。即 :推行“产业移人”和“环境移民”为主、“人移产业”为辅的城市扩展模式 ;推行“分步到位”为主 ,“一步到位”为辅的城市生态移民模式 ;推行“退一进二”、“退乡进城”的城市用水转换模式 ;推行“节水量城”为主 ,“借水养市”为辅的节水型城市化模式 ;推行“稳粮兴草” ,“稳农强工” ,“活商旺城”的城市产业转换模式 ;推行“一核四极” ,“一轴三带”、“乡镇同兴”的“卅”字型城市空间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998.
中国水土保持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history, all the social improv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deeply concerned with soil los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now a common sense tha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safety insurance for national ec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the past long period of time, soil and water los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No. 1 killer“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nation is on the stage of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ssive mountain and upland area with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ccelerated human destruction and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Based on rich historical documents, renovating experience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in field experiments and field survey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9.
第四纪环境研究新理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survey to the Quatemary paleosols, soils and weathering layers in the vast northern China and the Loess Plateau, we found some unusually special phenomena of 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unsuccessive illuvium, twin illuviums, unusually thick illuvium and multi-illuviums etc.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content of CaCO3 and the data of penetrating experiment, a new theory of illuvial depth or removal depth of CaCO3 in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belt was construct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ime of CaCO3 removing to the illuvial depth is very short,and the effect of time factor on illuvial depth can be ignored. The theory can be taken as a credibl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many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problems in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belt.When the illuvial depth of CaCO3 iS big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developing belt of soil or paleosol,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the paleosol has turned into weathering crust. When the illuvial depth of CaCO3 is big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paleosol, paleosol is leaching moderately acid soil. When two, three layers or unusually thick CaCO3 illuviums exist in the same weathering section or at the bottom of the same paleosol, there were two or more periods forming paleosol and corresponding climatic stages at that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equ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annual rainfall (y) and illuvial depth of CaCO3 (x) (y = 305.5x 168.5) determined in the paper,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leosol can b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000.
刘筱  闫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4):361-365,375
20世纪末,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的变革使社会的治理模式发生巨大的挑战.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以及发展使城市的重要地位突显,而城市管理模式的变革则成为社会持续发展、更富竞争力的关键.以企业家式城市经营主义为核心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管治模式使城市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得到重新确定.文中以广州为例对城市管理向管治转型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探讨,以政府参与城市管治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为出发点,从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规划创新以及广泛社会互动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广州企业家式城市管治模式特点,包括城市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