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24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草原生长期地表辐射和能量通量月平均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8年5—9月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辐射和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生长期各辐射分能量和同期能量通量的月平均日变化以及地表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草原生长期总辐射月平均日最大值出现在7月,平均日最大辐射强度达到753.14W·m-2,最小值出现在5月,为697.27W·m-2.受地表反照率和太阳总辐射的影响,生长期反射辐射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平均日积分值为4.92MJ·m-2;9月份最小,平均日积分值为3.76MJ·m-2.生长期获得的辐射能量为1385.67MJ·m-2,平均净辐射(Rn)强度为104.52W·m-2;感热通量(H)共支出640.39MJ·m-2,日平均强度为53.40W·m-2;潜热通量(LH)共支出772.96M·m-2,日平均强度为55.10W·m-2.Rn和H+HL+G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草原生长期日平均能量闭合率为90%,能量不闭合程度为10%.  相似文献   
812.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67  
利用中国194站1961~1995年日降水资料及NCEP1979~1997年候格点降水资料,探讨了亚洲地区自春到夏的雨季开始分布。结果表明,东亚地区自春到夏存在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和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前者于4月初开始于华南北部和江南地区,随后向南和向西南扩展,于4月末扩展到华南沿海和中南半岛,这个雨带主要是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侧转向的SW风以及南亚地区冬春副热带南支西风槽中西风汇合而形成的,是副热带季风雨季开始。后者是南海热带季风爆发后使原来由江南移到华南沿岸的副热带季风雨带随副热带高压北进而北进,前汛期雨季进入盛期,江南出现第二次雨峰,形成梅雨期和江淮及华北雨季。同时,热带季风雨带也自东向西传播到达南亚地区而形成热带季风雨季。还讨论了1998年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指出南海夏季风爆发期的季风由副高北侧形成的新生气旋进入南海造成南海中部西风和南海越赤道气流转向的SW季风加强汇合而形成,因而是东亚季风系统中环流系统季节变化造成的,和印度季风无关。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阿拉伯海仍由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南亚仍是上述副热带反气旋北侧NW风南下后转向的偏西副热带气流所控制,索马里低空急流仍未爆发,赤道西风并未影响南海。  相似文献   
813.
对影响广西汛期旱涝的一些主要物理因素,如海温、东亚季风、青藏高原积雪、印缅槽等做了一些初步的综合统计分析,了解这些物理因素与广西汛期旱涝的基本关系和事实.  相似文献   
814.
副高持续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素琴  林学椿 《气象》2000,26(5):27-31
分析了从上一年夏季以来 5 0 0 h Pa高度距平场的持续变化对当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期副热带地区高度距平累积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有密切的关系 ,与全国降水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15.
该文利用OSU/NCC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 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 对中国汛期降水进行了1982~1995年共14年的季度和年度综合性预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季度和年度预报能力, 而对部分地区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16.
中国SARS流行的季节性风险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我国SARS(非典型肺炎)疫区流行期的气候特征作了统计分析。根据这种特征,提出了SARS流行的气候风险作为认识SARS流行的季节性风险的基础,最后估计了全国流行SARS的季节性风险。其结论是并非所有区域在冬季都会出现最大风险,但全国在夏季是普遍安全的  相似文献   
817.
1982~1999 年我国东部暖温带植被 生长季节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陈效逑  喻蓉 《地理学报》2007,62(1):41-51
利用1982~1996 年5 个站点的植物群落物候观测数据和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 划分各站逐年的植被物候季节, 并确定各季节初日对应的当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阈值。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物候站各年NDVI 曲线的年型聚类分析和区内所有像元逐年NDVI 曲线的空间聚类分析, 实现植被物候季节的时空外推估计, 从而得到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1982~1999 年植被物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 多年平均的植被物 候季节初日和生长季节长度呈现出主要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在这18 年中, 整 个区域的物候春季初日以提前为主, 且以华北平原提前的趋势最为显著;夏季、秋季和冬季 初日以推迟为主, 也以华北平原推迟的趋势比较显著;因此, 华北平原植被生长季节呈显著 延长的趋势。本文揭示的植被物候季节初日的趋势变化与华北地区各季节气温的趋势变化基本吻合;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特征与欧洲单种植物物候生长季节, 以及欧亚大陆和我国温带遥感植被生长季节的趋势变化基本一致, 但植被生长季节初、终日期和长度的趋势值明显大于后者, 表明该地区植物物候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818.
本文利用1961—2016年中国汛期逐候降水的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OF)方法对中国汛期雨带进行客观划分。根据REOF模态空间分布以及主成分的气候态平均确定了中国汛期6个主要雨带的落区和时间,并揭示了各雨带气候态环流特征。江南春雨雨带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对应时间为26—27候;南方雨季的雨带落区主要在两广至福建地区,对应时间为33—34候;江南及中下游梅雨主要落区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对应时间分别为34—35和36—37候;华北东北雨季落区在华北至东北地区,发生时间为41—42候;华西秋雨落区在秦岭及其周围地区,对应发生时间为49—52候。在雨带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各个雨带典型的对流层中高低气候态环流特征。可为客观定义汛期雨带及各雨带气候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9.
Heterotrophic flagellates (HF) play an essential function in the microbial food loops as it is an agent of biochemical cycling of limiting nutrients and being a useful bio-indicator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However, in spite of its profound role in aquatic ecosystem studies regard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and seasonal patterns of the flagellate communities are lacking in Bangladeshi water, and therefore, study on community pattern of HF in a tropical river like Padma River could be a best example for other tropical rivers of the world.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s to evaluate flagellate community structure, their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role of hydro-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their variabilit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selected four study sites in Padma river, Bangladesh for a period of two distinct season (dry and wet season) in 2018. Standard procedures were followed in collecting,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of sampled data. The study revealed a total of 18 genera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pecificity to hydro-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It further establishes significant seasonal patterns, rather than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lagellate communities. We found that the higher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during monsoon was the critical determinant in hydrological, 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fluctuations which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value of the above variables. Likewise, total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and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abundance was also declined five-folds during the wet season. Similarly, total abundance of HF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community during the wet season. Genus wise relative abundance (RA%) of Euglena (23.81 %) was the highest during the dry season.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propose unique insights on the flagellate links to environmental and hydro-biological regime in a tropical river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20.
华南旱、涝年前汛期水汽输送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常越  何金海  刘芸芸  梁萍 《高原气象》2006,25(6):1064-1070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的降水资料及中国74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定义的旱涝指数,划分了1957—2002年期间的华南旱涝年份。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别讨论华南前汛期4~6月、4月及6月的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4~6月、4月及6月水汽输送及其源地在华南前汛期涝年和旱年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华南的水汽输送环流在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具有明显不同的气候特征,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应分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4月份至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夏季风爆发至6月两个时段。来源于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变化和来自中国北方的水汽输送变化对华南降水异常有重要作用,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变化对华南的降水异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