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7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富含碲矿物和少量硒矿物 ,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手段对其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该高品位金矿的形成与富碲低温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2.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概述了甘肃省铅锌矿资源及分布,根据沉积、火山、岩浆侵入3大主导成矿作用(建造)将全省铅锌矿分成3大成矿系列,进一步划分成因类型,对比各系列铅锌矿的特征.以西成盆地与碳酸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型铅锌矿为重点,分析其成因和分布规律,提出了找矿方向及其标志.  相似文献   
173.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表明,粤北大东山地区富集Sn、W、Bi、Pb、Ag、F、B,且分布不均匀,叠加富集程度高,圈出的综合异常规模巨大,出现多个浓集中心。选择分析了潭岭、称架浓集中心的异常特征和所处的地质背景,认为成矿条件好,具较好的找矿潜力,以寻找云英岩型、蚀变构造带型、蚀变岩体型、石英脉型锡钨矿为主。  相似文献   
174.
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的发现 及物探化探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床以氧化矿石为主,矿体赋存在浅海台地相、生物礁滩相形成的生物碎屑灰岩、硅质岩中,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区內岩(矿)石电性差异较显著,圈定的激电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与以Pb、Zn、Ag、As、Sb、Au、Hg等为组合特征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矿化构造带吻合,通过分析物、化探异常发现了矿体;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5.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业已探明的铀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500m深度空间内。矿田北部铀矿化多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西部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火山熔岩内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界面附近,铀矿化空间上表现为界面控矿特征。据现代水热成矿理论,结合矿田以往和近年来勘查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外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田(床)对比,认为相山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并且第二找矿空间内可能存在第二铀矿化富集带,第二找矿空间具较乐观的铀资源潜力,近年来矿田深部找矿成果对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6.
大水金矿属于秦祁昆造山带,东昆仑—南秦岭褶皱系,西秦岭南亚带,共圈出96个矿体,组成3个较大的矿体群,属于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本文通过物探推测法、化探预测法、Pb同位素预测法、坑内浅钻控制法4种研究大水金矿深部成矿预测靶区,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水金矿西区深部及中区的南测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7.
白德胜 《地质与勘探》2021,57(2):241-253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8.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西昆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勘查,赞坎、老并等已知铁矿在磁场上特征明显,同时,发现了一批新的大、中型铁矿。重点介绍了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已知和新发现铁矿的航磁异常特征,根据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空磁测结果的分析,认为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蕴含着找铁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9.
安徽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信息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是在大别山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文章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断裂构造不仅是控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隐伏花岗斑岩体不仅提供了矿质来源,同时还控制了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含矿岩体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以及w(K)>w(Na)为特征。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交代蚀变作用强烈,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同时提出了该地区综合找矿信息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80.
江西赣中新余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产于震旦纪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系硅铁建造中。铁矿体普遍呈现"红绸带"式形态,前人认为是多期次褶皱叠加的结果。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在整个铁矿区发现,区域透入性的拉伸线理、A型褶曲十分发育,局部地段甚至出现鞘褶皱;系统测量表明,区域拉伸线理、A型褶皱的脊线走向稳定在295°~320°之间,倾角一般小于25°。推测赣中铁矿经历了强烈的塑性流变,"红绸带"式铁矿体是塑性流变,而非多期褶皱叠加变形的结果;整个铁矿区的原始形态应是一个鼻端向南封闭的巨形鞘褶皱,但变形期后不均匀的构造抬升和剥蚀,导致了不同铁矿区现今地表出露了原始形态的不同部位。结合褶皱构造对铁成矿物质的控制作用和矿区的地层出露状态分析,认为大陂-陂头、寨口-太平山-良山一带皆处于鞘褶皱的前缘部位,具有寻找富大厚矿体的找矿前景,松山-杨家桥处于鞘褶皱的西翼,平剖面上都发育小型鞘褶皱和红绸带式重叠矿体,因而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