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0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380篇
测绘学   433篇
大气科学   2276篇
地球物理   740篇
地质学   919篇
海洋学   548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毛山活动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明显的分组特征,求得毛毛山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时段的平均滑动速率。大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毛毛山断裂走滑段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3~3.9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0.19mm/a;天祝盆地倾滑段垂直滑动速率为0.11~0.86mm/a。沿断裂带滑动速率具明显的非均匀性特点,表现为自东向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补偿性  相似文献   
82.
天山地区SAR数据雪盖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震  曾群柱 《冰川冻土》1996,18(4):366-372
在分析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机理及雪盖参数散射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航天飞机搭载的成像雷达(SIR-C)获取的天山C波段、多极化SAR数据,进行提取雪盖信息的实验。数据通过预处理、散射系数图像的计算、去噪、入射角改正等处理后,利用BAYES监督分类方法产生该地区的雪盖分类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波段、多极化SAR进行雪盖制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高陵-达县剖面位于秦岭中段,斜跨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在研究剖面实磁场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地质、物性、省内及邻省深部物探资料,建立了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依此对剖面通过地段的地壳结构、断裂带深部特征、三大构造单元的深部格架进行了解释推断。  相似文献   
84.
茅台酒酿酒高梁的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铮  朱赫宇 《地学前缘》1996,3(2):224-233
茅台酒对酿酒高梁有严格要求,适于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的高梁只产于仁怀县的某些地区,主要是受地质环境的控制。仁怀高梁对某些常量和微量元素有着鲜明的选择性,对磷和钼表现出强烈的吸收作用。岩-土剖面元素的迁聚,对磷和铝的供应是确定仁怀高梁品质和产量的关键。侏罗系砂泥岩、二叠系煤系地层的岩-土剖面,元素淋溶微弱,总量丰富,有效态含量高,组合良好,能正常进行岩-土-高梁系统的物质转化与元素迁移,能充分供应高梁生长所需的磷和钼等元素,是茅台酒酿酒高梁的最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85.
探地雷达地下界面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Maxwell方程,根据雷达波在介质中的高频传播特性,导出雷达波满足的波动方程。由此求出波速扰动量的成像公式,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下界面的奇异性,从而达到雷达信号地下界面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探地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兵  周翔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8-383
作者对近年来探地雷达的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详细分析探地雷达方法原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探地雷达系统结构的思路;同时,针对探地雷达工作中的高噪声和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移植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探地雷达地下界面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7.
地质雷达及其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杜树春 《物探与化探》1996,20(5):384-392
本文结合近几年联邦德国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作了简要总结,文中并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8.
采用RAMAC/GPR探地雷达对机场跑道传力杆进行探测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机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9.
The identifiability of model parameters of a steady state water quality model of the Biebrza River and the resulting variation in model results was examined by apply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 which combines calibration, identifiability analysis, 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water quality model simulates the 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chloride, phosphate, ammonium, and nitrate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along a river. The water quality model with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parameter values simulates the observed concentrations very well. However, the range of possible modelled concentrations obtained for other more or less equally eligible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 values is rather wide. This range in model outcomes reflects possible errors in the model parameters.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range in model outcomes and the validation data set are only caused by errors in model structure, or (measurement) errors in boundary conditions or input variables. In this sense the validation procedure is a test of model capability, where the effects of calibration errors are filtered out. It i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some slight deviations between model outcome and observations, the model is successful in simula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Biebrza River.  相似文献   
90.
Crustal structure of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P velocity and density on the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across the Ilabieshan orogenic belt are presented. There is a 5-km-thick crustal “root” between the Yuexi and Xiaotian where the elevation is highest on the profile. An apparent Moho offset of 4. 5 km beneath the Xiaotian-Mozitan fault marks the paleo-suture of the Triassic collision. A high-velocity anomaly zone at the depth below 3 km beneath the ultra-high pressure (UHP) zone may be correlated to the higher content of UHP metamorphic rock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Joint Earthquake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