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71.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铁路之一。利用南昌铁路局2007—2012年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资料,统计鹰厦铁路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不同降水类型造成的铁路地质灾害特点不同,进一步研究铁路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引入10 min最大降水量、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和前20 d累积降水量等降水量因子,运用因子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筛选对灾害发生贡献率较大的降水量因子,分区段建立鹰厦铁路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13年5月20—22日一次大暴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86%,模型应用效果较理想,可为铁路安全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72.
赵家骝  王燕琼 《地震》1997,17(2):212-220
详细介绍了宝中电气化铁路通车前后,平凉地电台自然电场及地电阻率的实测试验,结果表明,电气化机车通过平凉地电台测区时,产生强烈的交流干扰,致使自然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无法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73.
青藏铁路哈(尔盖)-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横穿柴达木沙漠,不少地段曾因沙害造成中断行车和机车掉道等事故,其中以客城最为突出。对青藏线客城区段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表明:风大多风是该区段风沙猖獗的动力因素,分布广泛的洪积沙层则构成了风沙流的物质基础,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加剧了当地的沙漠化,致使线路沙害日趋严重。在该锻铁路防沙中,采用的竹片栅栏与碎石方格相结合的机械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沙效果,经过观测,阻沙措施降低了风速;固沙措施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减少了沙面的流动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植物固沙试验表明,白刺是当地最佳的治沙植物种,它具有冠幅大,根系发达、固沙效果好等特点,虽然地下水矿化度高,但用它浇灌,可提高白刷成活率。防沙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沙效果和经济效益,确保了该段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74.
铁路选线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地质灾害给铁路建设带来巨大经济和财产损失。原因之一是铁路选线不合理。对新建铁路,如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铁路线路是新建铁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铁道工程的特点,论述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地质构造、滑坡、泥石流等),铁路的选线原则。通过讨论将有益于铁路新线建设的选线。  相似文献   
575.
沙坡头铁路防护体系阻沙效益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胡孟春  赵爱国  李农 《中国沙漠》2002,22(6):598-601
利用野外风洞,对沙坡头铁路风沙防护体系各组成要素的阻沙率和流沙的输沙率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在同一风速下,分别测定了野外、风洞同一项目对应的风速梯度,确定了风洞实验数据与野外实测数据的转换系数,实现了数据转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防护体系各要素阻沙效益.以输沙率、阻沙率概念为基础,确立了风沙防护体系宽度计算公式.根据风洞实验转换数据,计算了不同风速下的防护宽度.研究结果对于我国荒漠区铁路、公路风沙防护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6.
本文介绍了香港回归及京九线开通后,给京九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论述了开展京九沿线地区国土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调查、评价的必要性和利用遥感进行调查的可能性,以及主要的调查任务  相似文献   
577.
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是我国东部地震高发区之一,涉及地震Ⅶ级烈度区带48万km2,Ⅷ级烈度区带4.5万km2,历史地震统计资料表明,华北地区自1812年以来即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呈现出向华北南部黄泛区集中的趋势。京九铁路进入黄泛区以后,在山东聊城斜穿聊兰发震断裂带达200余km,在河南台前,横跨地上悬河——黄河现代河道,历史上该地曾有地震引发黄河决溢泛滥的记录,因此,地震活动及其诱发的黄河水患,是京九铁路及其沿线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所以该地应以防御震害及水患为目的,加强防御体系的建设,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8.
浅论京九铁路河北段沿线地区活动构造卫星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京九铁路河北段地处冀中平原,沿线地区是新生代强烈拗陷区,活动构造发育,本文应用TM图像对全区的活动构造进行了系统解译,文中重点研究了活动构造的区域分布特征。探讨了区内活动断裂对水系地貌及地震震源深度的控制。对活动断裂的深部变化,运用地震层析(CT)资料加以推断和论证。指出了河北平原是重要的活动构造单元,该构造单元内地壳厚度薄,大地热流值高,今后工业布局必须考虑活动构造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9.
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林荣  牛建东  吕大伟  顾绍付  陈涛 《岩土力学》2007,28(10):2149-2154
桩-网复合地基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它集复合地基中水平向增强体与竖向增强体两种"单一型"复合地基之长,桩-加筋垫层-桩间土三者协同作用,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其相互作用机理复杂。通过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中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段进行的路基现场试验,对桩-网复合地基中基底土压力、土工格栅应力应变、桩和土的沉降及地基侧向位移等进行观测测试,分析了桩土应力分担比的变化过程、土工格栅的受力特点、沉降及侧向位移规律,有助于桩-网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承载机理和应力传递机理的深入研究及网垫层对沉降控制的研究,并为提出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新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0.
 气候变化对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影响显著,因此,青藏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地区的筑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了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解决高温高含冰量路基稳定性问题,修建青藏铁路时提出了冷却路基、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设计新思想。该筑路工程技术通过采用调控热的传导、辐射和对流以及综合调控措施达到降低多年冻土温度、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确保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