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345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流水系统测定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15、20、25、30、35这5个盐度梯度,以及连续24h的00:00、04:00、08:00、12:00、16:00、20:00这6个时间点下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蛤仔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而在25-35盐度范围内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个昼夜里,蛤仔的摄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夜间的摄食率明显高于白昼,00:00和12:00分别是两个极值;菲律宾蛤仔是一个有着明显昼夜节律性的底栖动物,并且对盐度有一个适应范围,盐度25-30是其最适的盐度。本实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菲律宾蛤仔在贝类混养虾池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极端干旱荒漠区典型晴天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强  赵映东  王胜  马芳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1150-1159
利用极端干旱区敦煌野外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极端干旱荒漠区夏季典型晴天位温、风速、比湿等主要物理要素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地表热力和近地层大气运动特征的日变化规律。发现在极端干旱地区夏季晴天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十分独特。在夜间,贴地逆温层最低在900 m以上,最厚可以达到1 750 m,逆温层上面的残余层一般能达到4 000 m左右的高度。在白天,位温超绝热递减层高达1 000 m,超绝热递减层上面的混合层最高达3 700 m,混合层顶上还有大约450 m甚至更厚的夹卷层。当白天对流层发展达到残余层以后,混合层的发展明显加快。风速和比湿垂直廓线特征很好地印证了大气热力边界层独特的结构特征,地表热力和近地层大气运动特征也为这种独特的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提供了较好的物理支持。  相似文献   
43.
On 1 December 2007, eight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implemented a management regime restricting the total number of days fished by tuna purse seine vessels within their water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Vessel Day Scheme (VDS). The VDS is seen as one component of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to reduce fishing mortality on bigeye and yellowfin tuna, constrain fishing effort,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return from access fees by Distant Water Fishing Nations.  相似文献   
44.
地基微波辐射计因天线罩疏水层老化,在雨天探测时天线罩上易形成积水从而造成探测性能的不稳定,是影响其在科研业务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2017—2018年北京地区6台微波辐射计降雨期间的观测数据,分析天线罩疏水层老化对其观测亮温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天线罩使用时间的增长,尤其是使用3个月以后,降水时亮温增大的幅度明显变大,降水结束后亮温增大的持续时间也有增长趋势。同时,在北京南郊站开展的微波辐射计天线罩淋雨试验结果表明,天线罩使用40 d以后,随着天线罩污染老化,淋雨时观测亮温增大的幅度呈跳跃式增长,且淋雨结束后亮温仍然偏高,最长时间达2 h以上。因此,为提高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建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季度更换一次天线罩,对于京津冀等重污染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更换频次。  相似文献   
45.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6.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cavenging of dichloromethane vapor by water drops falling at terminal velocit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UCLA precipitation shaft, in order to test the predictions of theoretical washout models. Where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was found for drops of radius 0.332 mm, computed gas uptake rates for 1.253 and 2.21 mm radius drops were much slower than those measured, just as reported previously for the washout of both sulfur dioxide and acetaldehyde. A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ory can be reconciled with all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replacing the compound specific aqueous phase Fickian molecular diffusion coefficient used in the theory, by an effective diffusivity, having a constant value, (3×10-4 cm2 s-1), independent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nature of the absorbed species, for all drops of equivalent radii greater than 0.9 mm.  相似文献   
47.
Annual wet deposition of excess sulfate at Macquarie Island has been estimated from 5 months of rainwater composition data covering the Austral summer of 1985/86. The resulting figure of 2.1±0.6 mmol/m2/yr is at the low end of previous estimates of maritime excess sulfate deposition by precipitation. Within estimated uncertainty limits this figu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MS emission flux which would be predicted for latitude 50°–60° S, based solely on available Northern Hemispheric DMS measurements.Temporarily at the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Stockholm University, S-106 91, Stockholm, Sweden.  相似文献   
48.
49.
湿位涡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湿绝热、无摩擦条件下,推导了湿位涡方程及其近似表达式。然后通过尺度分析得到了大尺度条件下湿位涡守恒的性质,其形式与干位涡一样。由于考虑了水汽的作用,使用它较干位涡更为方便。最后,我们把湿位涡用于江南岭北3 月有无连阴雨的分析,其结果与预报员经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0.
将流的标准化变差度概念应用到各年南海夏季风建立研究中去,并用其作为大气环流调整的客观定量指标。用该指标定义的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与用传统天气气候学方法确定的南海夏季风的来临日期,在绝大多数具体年份两者均很接近,故可作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先兆指标。但有一些年份,南海季风的建立不伴随着低空环流的突变过程,两种方法都可能不准确,可靠的方法也许是用场相似度作指标。此外,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下层就出现了环流调整,该调整为南海夏季风建立打下基础,而南海夏季风爆发则表现为低空环流的大调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是高、低空全球大气环流发生显著调整的结果,并非限于南海范围局部,南海夏季风建立不能看作是发生在南海的局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