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41.
142.
143.
本文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一露头尺度上所记录的3.33~3.14Ga岩浆作用.3.33Ga辉长岩被3.28Ga和3.14Ga奥长花岗岩切割,显示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变质辉长岩高FeOT、低MgO,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分离不强;片麻状奥长花岗岩高Na2O低K2O,轻重稀土强烈分离.鞍山地区在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期间存在强烈岩浆作用,可能反映了长期的高热状态.  相似文献   
144.
相传,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第三次东巡至碣石一带拜海求仙。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人在当年派方士求仙出海之地(秦皇岛东山海岸)立"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秦皇岛由此而得名。1966年,这块竖立了近500年的石碑被人砸碎推下大海。秦皇岛地名由来的这一重要佐证逐渐被人所淡忘。22年后,已支离破碎沉入海底的8块石碑残片被捞出,向世人揭示秦皇岛因秦始皇而得  相似文献   
145.
马氏珠母贝外海深水区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qartensii(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1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56.3%,浮筏式32.8%,立桩式20.8%,而 期在 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28.8%,立桩式18.5%。  相似文献   
146.
武夷山北缘断裂带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华南武夷山北缘边界被绍兴—江山—东乡断裂带所限。该断裂带至少保留了三期构造事件的形迹。第一期发生在800Ma~900Ma的晚元古代,呈NW向SE的区域推覆韧剪变形运动,以构造混杂岩和区域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强烈的褶皱和韧剪变形为特征,对应于古洋盆关闭、华南复合地体与江南岛弧碰撞焊接过程。第二期发生在458Ma~421Ma的志留纪,表现为从北向南的韧剪变形运动,伴有左旋走滑韧性剪切,以糜棱岩化和进变质作用为特征,黑云母多变为硅线石。该期变形使第一期构造形迹被强烈迭加置换。其动力学背景与闽东南地体朝武夷山的拼贴增生事件有关。第三期属中生代陆内变形,是一种高构造位的左旋走滑脆性剪切,以岩石的破裂和岩块的水平位移为特征,并具转换拉伸性质,导致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7.
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中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周旋  于津海 《地球化学》2001,30(3):282-292
福建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的花岗质岩石分布于东山、晋江和莆田等广大地区。花岗岩中常包含黑云母、石榴子石或白云母。但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属于钙碱性或高钾钙碱性,以低Rb、Zr、Hf、Nb、Y、Ga含量和Rb/Sr比值,以及高Ba、Sr丰度为特征,属于典型的Ⅰ型花岗岩。它们的稀土总量普遍较低,具有轻稀土富集、铕中等亏损的稀土分布模式。本带三个地区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高εNd(t)(-4.49~-3.15)和低ISr(0.7055-0.7074)、tDM(1.19-1.29Ga)为特征。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带花岗岩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大型边缘火山弧环境。其母岩浆是由类似于麻源群的古老火成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融体与同期的幔源玄武质岩浆发生一定程度混合而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8.
东山湾潮下带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9.
分析研究了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南缘的海南岛东南外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物理特性,在多个航次中进行了海底沉积层取样、海水CTD测量、浅地层及旁侧声呐扫测等工作.在实验室里对沉积物样品进行声学参数、沉积学基本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和14C年龄测试等分析.根据多尔特曼公式求解出弹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压缩系数、切变模量、泊松比和拉梅常数等六项沉积物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区海底沉积物的压缩波速为1.474~1.700 m/s,在不同的海区内有高低声速两类性质的沉积物分布;沉积物的切变波速为150~600 m/s;沉积物在100 kHz的声衰减为35~260 dB/m;沉积物的密度为1.4~2.0 g/cm3;沉积物的孔隙度为42%~88%.  相似文献   
150.
福建东山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