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836篇
测绘学   325篇
大气科学   1045篇
地球物理   600篇
地质学   1939篇
海洋学   288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321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在南海中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许多学者对其成因模式和动力学机制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往往只注重地壳浅部和侧向碰撞的研究,而忽视了深部的壳幔相互作用。从地形地貌、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地质事实出发,论述了南海存在着大规模的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单的以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为主的壳幔相互作用模型来模拟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指出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是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深部的主要推动力,对南海的形成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酶解鲐鱼蛋白制备低分子肽制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鲐鱼为原料 ,采用双酶水解技术 ,制备高质量的低分子肽粉末制品的最佳工艺。对鲐鱼水解液 4种脱苦脱腥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认为活性碳脱除法既可脱腥 ,又可脱苦、脱色 ,是鲐鱼水解液脱苦脱腥较好的方法。经正交试验得其最佳组合 :每升水解液中活性碳的用量为 1 0 g;时间为 40 min;温度为 40℃。制品为一种淡黄色粉末 ,含有较多的二肽、三肽等低分子肽 ,氨基酸种类齐全 ,富含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的高质量的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制霉菌素、达克宁、里劳素等抗真菌药,对远海梭子蟹离体卵孵化及幼体培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孔雀石绿和里劳素的抗真菌效果较好,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10-6,0.1×10-6.  相似文献   
34.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35.
随机建模技术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早期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属于典型的陆相成因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在开发早期油藏描述阶段,动静态资料缺乏,要对油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具有较大的难度.随机建模技术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处于开发初期阶段的油田早期油藏描述,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里简要介绍了随机建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构造模型,利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目的层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参数三维展布模型.经生产实践表明,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与实际生产动态符合率高,这表明随机建模技术在我国陆相复杂储层早期油藏描述阶段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低阻油层的电测井资料反演与动态侵入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是造成油层低电阻的重要因素之一,泥浆滤液侵入越深,对测井结果影响越大,甚至造成解释错误或油层漏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原理进行电测井反演预处理,并将其同以多相流渗流、对流扩散理论为基础的电测井动态模拟相结合,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动态侵入特点,获取原状地层真电阻率和流体饱和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低电阻率油气层电测井资料的有效性,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改进的边缘角度直方图在遥感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形状的遥感图像检索中区域分割困难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利用边缘角度直方图作为形状特征对遥感图像进行检索;针对遥感影像分辨率和颜色反差对检索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多尺度分析的思想,提取图像在多个尺度上的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进行检索。通过单一尺度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和多尺度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检索的对比实验,揭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案使遥感图像的检索精度提高了约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8.
根据浙江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06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大力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这项工作既是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的重要举措,是事关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大力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结合余姚市土地管理实际,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9.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层)或中部地壳(变质核杂岩)。地壳拆离作用具有运动学极性(NWW或SEE)、几何学宏观(区域)对称与微观(局部)不对称性、遍布全区但不均匀性,以及形成时间的跨越性(140~60Ma)等特点,并使得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显著的减薄。本文研究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厚度变化与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是,除新生代裂陷发育区岩石圈厚度明显较小且厚度有迅速变化外,从华北向贝加尔地区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加厚,也即东亚地区岩石圈具有楔形形态。晚中生代时期的地壳(或地幔)拆离作用伴随着广泛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区域岩石圈同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仅仅是区域岩石圈减薄在华北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0.
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则民 《地学前缘》2008,15(4):258-268
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斜坡灾害孕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到目前为止,化学风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水-岩比的饱和环境下单矿物及矿物成分单一的碳酸盐岩的风化动力学方面,非饱和环境下的岩石风化研究还主要限于风化产物的特性描述方面。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一种高度复杂的THMC过程。由于在溶解对象、溶解液及溶解过程的水动力-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既有的地质材料风化动力学成果为探索这一复杂过程提供了理论储备,但还不能阐明其核心机理。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的扩展过程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斜坡灾害孕育的理解,为灾害预报-预警及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促进岩石-岩体力学及浅表生水文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