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80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物源指示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窦衍光  李军  李炎 《地球化学》2012,(2):147-157
北部湾东部海域7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 REE 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平坦以及中等程度的 Eu 异常等特征.REE 组成受沉积物粒度和生物碳酸盐含量的制约,具有典型风化上陆壳 REE 特征,其源岩以上陆壳的长英质岩石为主.根据研究区沉积物 REE 分布规律,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分区,各区域上陆壳标准化曲线明显的不同.物源判别显示研究区的西部、海南岛西南侧(Ⅰ区)呈多源沉积特征,来自以下几个物源区:(1)海南岛西南侧河流沉积物和沿岸侵蚀物;(2)由南向北输入的外海沉积物(冬季);(3)夏季或冬季由北部湾西北部和西部搬运来的沉积物.研究区中部粗粒沉积区(Ⅱ区)与北部湾西部沉积物来源是相同的,主要来源于红河输砂.东北部砂质区(Ⅲ区)沉积物可能来源于雷州半岛西北部近岸基岩侵蚀.研究区东北部(Ⅳ区)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湾北部沿岸侵蚀、琼州海峡和雷州半岛西部的沿岸侵蚀.此外,部分沉积物还可能来自珠江流域以及南海北部陆架区和北部湾西北部  相似文献   
62.
查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并分析其控制因素,对于进一步明确致密油分布、厘定有利探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有效烃源岩、有利储层、源储匹配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沙港组在最大湖泛期于皇桐和白莲两次凹内形成优质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中的特点,提供了致密油形成的物质基础;受多物源供给影响,致密砂岩深入两次凹内,具有源储叠置、分布广泛的特点,溶蚀孔隙与构造裂缝发育,有利于致密油的近源运移与富集;主要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期时凹陷构造已基本定型,无大型断裂发育,相对稳定的构造条件有利于致密油形成和保存。因此,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具备致密油成藏的有利条件,致密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流一下亚段和流二段,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皇桐次凹和白莲次凹,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优质烃源岩展布、富溶蚀孔隙"甜点"储层分布及有利的源-储叠置组合。   相似文献   
63.
莺歌海盆地DF1-1-11井有孔虫生物地层与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ODP184航次及2008年"国际地层表"等研究成果,对莺歌海盆地基准井DF1-1-11井岩屑地层(630~3508 m)的有孔虫定量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建立可靠的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格架,并通过对钻井中有孔虫丰度、分异度、浮游比例、组合特征及古水深估算分析,讨论了DF1-1一11井中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4.
2011年10月,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土规划(2011-2030年)》(简称《规划》)进行评审。专家组认为,《规划》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研究扎实,资料翔实,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成果丰富,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科学可行。填补了新时期区域国土规划的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5.
时光飞驰,转瞬百年,世界已是沧海桑田. 2008年9月7日下午17时30分,祖国陆地疆域的最南端--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也是在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分水线上,"2008珠江小姐环保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活动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66.
夏季北部湾的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8月份对北部湾(18°N~22°N,107°E~110°E)海域12个采水站住的调查,分析夏季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Uterm?hl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60属90种(不包括未定种),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甲藻.浮游植物生态类群以广温广布型种为主,调查区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  相似文献   
67.
迈陈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南部坳陷,是北部湾盆地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从迈陈凹陷石油地质条件与各构造单元特征入手,详细讨论了迈陈凹陷断裂演化特征以及构造样式和构造带展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迈陈凹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带、层系。指出了迈陈凹陷可分为四个次级洼陷,其中东1洼流二段烃源岩发育情况最好,其斜坡带发育有大量的构造圈闭,与迈陈凹陷成藏匹配关系良好,是迈陈凹陷下一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8.
为了揭示末次冰消期以来北部湾东部沉积环境的整体变化,深入认识环流对北部湾沉积的控制作用,对位于北部湾东部的15只柱样进行了粒度、碳酸盐含量和C/N分析,并测定了其中11只柱样的AMS14 C年代.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消期随海平面上升,北部湾沉积环境由陆向海转变,沉积物碳酸盐含量总体递增,而C/N值则递减,其间伴随发生于全新世早期的碳酸盐低值事件,在北部湾深水区的柱样中也有记录.全新世中期海平面基本稳定以后,稳定的C/N数值表示有机质来源趋于稳定,而碳酸盐含量受钙质生物生产力不同(南高北低)和陆源输入的区域性差异影响出现不同变化.与C/N分析结合,碳酸盐含量曲线可用于地层划分与对比.北部湾环流可能形成于7ka BP左右,影响了沉积物的输运与沉积.全新世中晚期沉积厚度存在区域差异,海南岛西侧大于2.0m,湾顶多介于0.8~2.0m,而涠洲岛西南海域厚度相对最小,可能与湾北物质难以向南输运,而湾南物质主要在琼州海峡西口外卸载有关.  相似文献   
69.
阎全人  王诚 《广西地质》2000,13(3):13-17
文章利用天然地震的PS转换波研究了北部湾陆缘地区的地壳结构特征。PS转换波测量表明:本区地壳内部在4个明显的转换界面:PSC、PSG、PSM、PSM1,分别代表上地壳、中地壳底界以及Moho面(下地壳底界)和上地幔顶的第一转换面。计算结果表明,本区上地壳厚约12km,中地壳厚约9km,下地壳厚约11km,Mobo面深约32km。地壳厚度(或Mobo面深度)由海向陆变厚(或变深),由内陆的灵山到海陆  相似文献   
70.
涠洲岛是北部湾内的一座火山岛,火山活动初步可以分为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期。晚期南湾火山是典型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火山,文中报道了南湾火山的上、下2层火山碎屑岩中砂岩捕虏体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提出南湾火山喷发时代为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