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91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597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和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目标检测算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目标检测。针对传统的均值类和有序统计量类CFAR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每个局部滑窗的背景杂波像素利用压缩感知进行重建,以此来降低SAR图像相干斑现象的影响,然后利用重建后的数据进行杂波分布参数的估计,并利用CFAR检测器进行目标检测。在真实的SAR图像中证明了上述目标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用户行为感知辅助的室内行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户行为感知辅助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行为感知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内置的传感器获取行人经过室内特殊位置(如电梯、转角等)的连续多个位置相关的行为状态,结合室内路网的拓扑结构,将行人的位置匹配到相应的特殊位置,以消除行人航位推算(PDR)的累积误差,同时可以在起始点未知的情况下实现行人的自主定位。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在研究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基础及已开展的实践,提出了"智慧重庆"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体框架和支撑技术;并提出了"智慧重庆"建设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采用低阶跃量化的JPEG算法和LZW算法重复压缩气象卫星遥感图象,实现10:1以上的高压缩比,减少了图象损失。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号采样与重构理论,利用AVO反演方法将传统的L2范数改变为L1范数,反演地下地层在L1范数下的稀疏脉冲反射系数。反演得到的稀疏尖峰将局部地下结构通过有限数量的层状结构的叠加来表示,能够提高纵向精度,与传统的AVO反演算法相比提高了薄层的反演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数值模型及实际数据的结果表明,基于压缩感知原理的L1范数AVO反演方法更加准确、分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6.
在大数据时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对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最为真实、量化、全面覆盖又快速更新的数据化记录,可为地理空间认知研究的新发展奠定时空信息聚合与挖掘计算的基准。地理图斑是影像空间映射到地理空间中对于地理实体的抽象化表达,是构建地理场景和承载地理空间各类信息进而开展模式挖掘的最小单元。本文以地理图斑为基本对象,通过分析其中视觉模拟、符号推测等几类机器学习的协同计算机制,从空间、时间与属性等维度构建了集“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三者于一体的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并以在贵州息烽县、广西江州区开展的农业种植结构制图与规划决策为应用案例,探索了地理图斑分布、生长以及功能3种模式的挖掘方法,并进一步设计了动态视角下开展图斑动力模式挖掘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7.
提出用信号处理方法来压缩天线波瓣,并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心思想是将天线因子视为一个滤波函戮,无线的输出等效为回波信号经该滤波器滤波(或时域卷积)的结果。采用反滤波的方法从原理上可以去除天线因子的影响,达到压缩波瓣宽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讨论了小波在信号压缩中由正交离散小波变换缺乏平移不变性,会对信号压缩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讨论正交离散小波变换时对每个变换尺度上均对偶采样和奇采样的奇采样的结构进行保留,从而衍生出了二叉树结构,按相应准则可确最优分解路线并 此可重构原信号,最后给出的仿具结果证实了该变换方式较正交离散小波变换在取得较高压缩能力的同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9.
确定全球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可能性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确定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所面临的挑战,评述各种大地水准面的定义,提出一种确定1°×1°厘米级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已知相应厘米级精度全球重力位模型、地形密度分布模型以及平均海面高模型的前提下,利用虚拟压缩恢复法可实现全球1°×1°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目标。初步论证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和条件,并简要介绍一个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裂隙对岩体压缩力学特性(如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为此,基于相关试验数据和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采用损伤及断裂理论对目前断续裂隙岩体压缩损伤模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3方面的改进,即:不再将裂隙变形参数视为定值、考虑了裂隙面上法向正应力产生的负第一应力强度因子(KI)、考虑了裂隙面上有效剪应力产生的KI,由此最终提出了考虑裂隙变形参数的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最后采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发现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明显提高了岩体单轴压缩弹性模量和损伤值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当裂隙倾角为0°时,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为4.306 MPa,与实测弹性模量4.310 MPa几乎相同。因此,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岩体单轴压缩力学行为,这也说明考虑裂隙变形参数对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可为准确预测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力学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