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4篇
  免费   3119篇
  国内免费   2304篇
测绘学   1123篇
大气科学   1949篇
地球物理   6617篇
地质学   6603篇
海洋学   860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893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785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497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85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4年   11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以土层、延东斑铜矿的成矿特征为已知,简要介绍"激电异常-铜矿体-磁异常"有序分带的模式,重点介绍了又有磁异常又有激电异常时,隐伏矿体赋存位置的判断方法,以及仅有激电异常无相关的磁异常不成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72.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溶地貌、气候与水文等因素控制。通过对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异常的分析和识别,利用G IS技术圈定铝土矿找矿的有利地段,并预测其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73.
隆冬异常升温北疆积雪提前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下旬中期开始,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异常的升温天气过程,1月27日~2月4日的9d中,北疆各地的43个气象站中,有14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其中伊犁河谷的新源的日最高气温上升到13.3℃,突破同期历史极值3.0℃;有19站的9天平均气温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占总站数的44.2%。1月下旬本是新疆北部的积雪稳定积累期,但是2007年元月下旬异常升温天气的出现和持续,使北疆地区积雪提前融化,到2月初,北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的积雪面积明显减少,乌鲁木齐地区的积雪覆盖度仅为25.84%,比15年同期平均值偏少5成。冬季是新疆增温幅度最大的季节,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隆冬季节的异常升温造成气温偏高,使北疆地区的积雪提前融化。这些变化将对新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将带来难以估测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更加需要加强对新疆等干旱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分析及其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使社会各界以积极的态度来科学客观地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及早提出应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7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先下降后改善,环境质量与收入之间表现为倒U形曲线,这意味着经济发展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应用这一思想,根据1991~2000年文山县城区大气污染指数及1998~2002年盘龙河水污染物浓度与同期人均居民收入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对多数污染物而言,表现为N形的高次曲线能很好的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一种简单但普遍的机理来解释EKC曲线,即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正负反馈作用决定其在涨落中演变。  相似文献   
975.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鼎新基准站以及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以及大地动力学理论,对青藏块体进行了块体的划分,分析了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GPS技术用于地壳运动的监测是可行的;(2)1999-2001年期间,祁连-海原断裂带GPS运动位移与地质结果十分吻合;(3)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碰撞后印度大陆继续以50 mm/a的速度向北推进是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动力;(4)甘青块体西部子块体以北东向挤压运动为主;东部子块体主要表现为以海原断裂带为北边界的顺时针旋转为主;(5)鄂尔多斯块体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带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76.
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资料,挑选符合剪切波窗口条件的记录,得到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区23°N~29°N,116°E~120°E)10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W109.4°±42.6°,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5±1.5(ms/km),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对应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 闽东台站NW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W向的水平主压应力和NW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 两个闽西台站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 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位于海边或岛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为离散,主要是受到不规则表面地形和断裂交汇的影响. 慢剪切波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沿海地区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变化较大,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977.
位场曲化平的插值-迭代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起伏曲面B上的位场向下延拓至曲面最低点的平面A的插值-迭代法步骤是:1)将曲面B上的场值放置在水平面A上具有相同水平坐标的点上,作为A上的初值;2)用若干水平面切割B,从A的初值,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FFT)向上延拓出这些平面的场值,用插值的方法从这些平面的场值计算曲面B的场值;3)根据B上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值,对A上的值进行加权改正;4)重复步骤2)和3),直到B上的差值小到可以忽略.这种插值-迭代法具有高的计算速度,比通常的FFT法延拓得更深,可以超过10倍点距.文中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78.
在大陆裂谷附近的下地壳中发生地震一直令人费解,这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下地壳太热,不会发生脆性破裂(Ruff,2004;Chen and Molnar,1983)。这类异常事件通常被解释为下地壳温度低于正常值(Doserand Yarwood,1994;Shudofskyet al,1987)。但是如果下地壳温度确实低以致引发地震,那么它下面的上地幔温度也应足够低(Chenand Molnar,1983),然而我们至今尚未观测到上地幔地震(McKenzieet al,2005)。大量下地壳地震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活动大陆裂谷———陶波火山区(TVZ)的西南端附近(Sherburn and White,2005)。在此,我们采用由密集部署的地震…  相似文献   
979.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二阶垂直导数(X和Y两个方向)的求解方法较简单,它采用的五个因子的数字滤波的最小二乘法来优化数据。但是在较小区域面积时(对工程和环境应用中的重力数据),重力异常很容易放大和被区域重力场掩盖,我们认为产生的缘由是表示重力场的x和y方向上的二次多项式引起的。因此,为了逼近重力水平方向的偏导可以设计一个好的滤波器来拟合在xy平面的重力场值,再得出想要的重力垂直方向偏导,文中最后对提出的方法在前人经典模型上和野外实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80.
针对锚杆支护煤巷掘进时巷通中线的标定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使用JZY-2A型微光指向仪进行巷道掘进指向的做法和体会,说明JZY-2A型激光指向仪是一种方便安装和调节,可以减轻测量人员工作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