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549篇
测绘学   613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460篇
海洋学   324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赤潮叉角藻18SrDNA和ITS区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PCR及克隆测序的方法,对1998年引发渤海赤潮的叉角藻18SrRNAadldey DNAITS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s)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并通过因特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获取甲藻另外15个种的18rDNA序列,以Tetrahymena corlissi作为类群,分别采用Neighbor-Joining和Fitch方法构建甲藻较为一致和可靠的进化树图,探讨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在分类上争议较多的甲藻各类群之间的形态与分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Prorocentrum(有2个简单的壳板)出现得较早,而大多数多甲藻目(覆盖着多个壳板)、裸甲藻目(大多数不具壳板)和膝沟藻目的成员较晚出现。另外,对叉角藻ITS区的分析表明,ITS区为高变区,是良好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叉角藻快速鉴定的专一性核酸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22.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simplest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has been gained and the linear time-dependent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water wave propag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Through computing the effective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transforming into the real transient wave motion, related wave factors will be calculated. Compared with Lin’s model, analysis shows that calculation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model is enhanced efficiently, because the truncation errors of this model are only contributed by the dissipation terms, but those of Lin’s model are induced by the convection terms, dissipation terms and source terms. The tes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model succeeds the merit in Lin’s model and the computational program is simpler, the computational time is shorter, and the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is enhanced efficiently. The present model has the capability of simulating transient wave motion by correctly predicting at the speed of wave propagation,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real-time forecast of the arrival time of surface waves generated in the deep sea. The model is validated against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wave diffrac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for combined wave 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over a submerged elliptic shoal on a slope. Good agreements are obtained. The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theory research an 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bout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a biggish area.  相似文献   
23.
利用BSR已完成美国东南边缘大约50000km2的地区编图,并已证实可能与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有关。1992年6月,同时获得该地区的单道地震和宽角海底地震资料,主要集中在布莱克洋脊和卡罗来纳海隆,能清楚地观察到来自BSR的宽角反射偏移距(达6km)。为了了解区域性的变化和生成卡罗纳海隆高背景速度的二维平均速度模型,用宽角和垂直入射资料进行走时反演,然后做全波形反演业确定BSR的地震成因。最合适的模型显示了两处的BSR之下具相似的低速(1.4km/s),暗示圈闭了低饱和度(10%)的游离气,反演结果也显示有一薄层高速楱状体,最大速度为2.3km/s,刚好位于布莱克洋脊的BSR上方;计算了沉积物反射率,观察到卡罗来纳海隆具有较高的反射率,BSR之下的反射率增加几乎与两个站位的含气带对应。根据速度模型估算了水合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占沉积物总体积3%的水合物之平均浓度暗示布莱克洋脊地区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少一半。卡罗来纳海隆水合物平均 浓度最大为20%,卡罗来纳海隆7%。这两处水合物浓度高,无法仅用原地生物活动来解释,可能与次生的聚集机制不关,因稳定域迁移引起水合物循环,可能影响两地的水合物凝聚。另外,流体向上排出的增加,也可以使 布莱克洋脊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24.
用一种新方法研究了三对角方程组及对称三对角方程组计算解的最佳向后扰动分析。由于这两类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具有特殊结构 ,因而本文结果不能从已有结果直接导出。所用方法亦可用于研究 KKT及 SQD等结构线性系统的最佳向后扰动分析。  相似文献   
25.
波浪在混合式海堤上的爬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以及对影响波浪爬高诸主要因素的递推分析法,分析了波高、波长、平台宽、平台顶高程、斜坡坡比及相对水深等因素对混合式海堤上波浪爬高的影响,并给出了计算波浪爬高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6.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27.
以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为实验对象,按时间顺序观察了胚胎各期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从无节幼体到仔虾第1天各期幼体的附肢,对其发育形态及其刚毛着生方式进行了描述和统计。比较研究了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L.vannamei无节幼体期形态差异以及色素的变化、溞状幼体期眼上棘形态的差异以及大颚齿数目。结果表明,无节幼体期细角滨对虾的色素明显多于凡纳滨对虾;两者溞状幼体期眼上棘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在无节幼体至仔虾第1天各期大颚活动齿的数目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8.
运用沉积相分析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进行系统研究,共识别出其组合形式有: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以及河口坝与远砂坝、席状砂的叠加组合等4大类9种类型。并深入研究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以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为界,将三角洲前缘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三部分,各部分有独特的沉积微相组合形式。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和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表明:短期基准面的规律性变化影响着储层砂体的成因类型、叠加组合形式和空间分布规律,据此建立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组合的成因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9.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0.
在西非的象牙海岸Issia地区分布着许多铌钽矿床,包括原生矿和砂矿。原生矿产在分带很好的伟晶岩中。这个地区发育着许多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伟晶岩可分为:(1)分异不好的伟晶岩,无矿化;(2)含Be伟晶岩,分带较好,见绿柱石;(3)含Be-Nb-Ta的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4)Be-Nb-Ta-Li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除了10多个原生矿外,还有许多砂矿。砂矿有两种类型:一种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另一种是经河流冲刷搬运后的冲积砂矿。我们选择了Etienne-Meguhe砂矿作为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的代表,Bemadi矿作为河流冲积型的砂矿的代表,对这两种类型的砂矿的风化、搬运、沉积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搬运距离和搬运模式对铌钽砂矿的主要矿物——铌钽铁矿的化学性质没有什么影响,而其物理形态则发生了变化。坡积型砂矿的铌钽铁矿常与石英、长石等矿物连生,其颗粒大小与原生的Nb-Ta伟晶岩中的铌钽铁矿一致;经河流冲积而形成的砂矿中,铌钽铁矿颗粒变小、轮廓变得圆滑,几乎无连生矿物,但矿体集中,常在河流的冲积扇中分布,易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