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687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正由于地震仪器记录的历史较短,不足以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弄清楚地震活动性规律,因而研究历史地震非常重要。地震史料只有转换成用现代地震参数(如震级、震中位置等)的形式来表达,才有可能用于地震科学的各种研究。已出版的各版本历史地震目录中地震参数估算方法主观经验性较强,不确定性较大;现有新方法多以圆烈度衰减关系为基础,忽略了烈度分布的椭圆特征。本文通过建立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椭圆数学方程,直接代  相似文献   
142.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MS4.9地震,对江苏省数字强震动台网43个台站获取的强震记录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地震的最大水平向加速度为33.76 cm/s2,并计算地震的仪器烈度,得出烈度分布等值线图,与地震现场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3.
2010年1月12日海地(Haiti)地区发生Mw 7.0地震,最终造成约31万人遇难,同年4月4日墨西哥南加州Baja地区发生Mw 7.2地震,2人遇难.Haiti地震的矩震级与Baja地震的矩震级相当,人员伤亡却远大于后者,其原因只是Haiti地区经济不发达,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低、抗震性能差吗?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及人员伤亡程度并非仅仅取决于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一方面与其释放的地震波辐射能相关,另一方面则主要与发震后造成的强地面运动的大小有关.目前尚无两个地震完整的强震观测记录,尤其是Haiti地震,针对二者构建几何尺度相同的动态复合震源模型(DCSM),选取两个地震中分别主要人员伤亡的城市太子港及Mexicalia城作为强地面运动模拟的特征城市,对比其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的差异.模拟结果表明,Haiti地震近断层区域强地面运动显著高于Baja地震的强地面运动,两个地震模拟的烈度特征分布图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强地面运动的差异性.因此,Haiti地震造成发震区域内建筑物损毁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均严重于Baja地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Haiti地震地震波辐射能大且造成的强地面运动强.  相似文献   
144.
立体层析成像是一种新的地震反射波层析成像方法,能为叠前深度偏移提供较为精确的宏观速度模型。本文研究了立体层析成像的实现方法,包括斜率与走时数据的拾取、离散速度模型构建和初始化、射线参数的确定、斜率和走时及射线计算以及反演问题解法等,建立立体层析成像的算法流程。并通过对Marmousi模型试验,对立体层析成像运行所需的主要参数,如初始速度模型、拾取数据量、离散网格尺寸、速度平滑权重等进行测试和分析,总结这些不同参数对立体层析反演结果的影响规律,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5.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特点浅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害开展实地调查,对灾区破坏情况进行总体介绍,并就各烈度区特征和建筑物震害、地震地质灾害、工程结构震害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一是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死亡较集中.人员死亡主要集中在Ⅷ和Ⅸ度区.二是地震振动强,灾区破坏严重.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2km,极震区烈度高达Ⅸ度,震源破裂在11s内集中释放.三是抗震能力弱,房屋破坏严重.灾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且多数民房坐落在河谷陡坡上,边坡效应加重房屋震害,重灾区砖木和土木房屋成片损毁、倒塌.四是灾区条件恶劣,救灾难度大.震区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地质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又恰值雨季,诱发极其严重次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灾区大面积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救援物资与救援力量无法及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的震害特征,将改进的ShakeMap烈度图成功地运用到了于田7.3级地震的快速损失评估中.结果表明,考虑了场地效应的ShakeMap烈度图明显优于当前“十五”应急指挥系统的衰减关系模型的烈度图,能更好地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服务,其快速评估的结果更接近官方公布的数据.因此,应用ShakeMap技术在震害损失快速评估中,能显著地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7.
高坝抗震设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了高坝抗震设防的决策问题。分别从高坝设计使用年限及高坝的功能2个角度出发,探讨了进行高坝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2种不同方法。从高坝设计使用年限出发,提出同样重要性的结构在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具有相同的可靠度水平,以此来进行抗震设防烈度的决策。从基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应使总的期望损失最小为准则来进行最优抗震设防烈度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8.
关于"一致"地震动衰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测不同地区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49.
SPOT和IKONOS影像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新建  李建华  马超 《地震地质》2005,27(1):145-154
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野外考察极其艰难。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地震地表破裂带解译, 10m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主破裂带的形迹; 1m分辨率IKONOS影像,是一幅真实的地表微缩景观,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震地表破裂的精细结构及运动特征。研究表明: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位于东昆仑断裂南麓冲洪积台地或冲洪积台地后缘的地貌陡变带,在布喀达坂峰以东的地表破裂带长近 350km,由 3条次级破裂组成,走向 100°,是一条叠置在先存地震破裂带上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流经破裂带的一系列沟谷发生左旋同步扭曲,平均滑动速率为 13. 4~16. 8mm/a。宏观震中位于 93°17′E, 35°47′N玉西峰附近的地震破裂带上,这里最大地震位错为 7 8m,地震破裂带最宽达1 250m,这与中国地震局推测的宏观震中 93. 3°E, 35. 8°N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0.
吴财芳  秦勇  傅雪海  曾勇 《地学前缘》2005,12(3):299-308
煤层气成藏维系于其能量平衡系统,宏观上受控于“四场互动”过程,核心是能量的有效传递及其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为例,对构造动力能、热动力能、地下水动力能等宏观动力能的地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阐明了不同宏观动力能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动力能及其演化总体经历了4个阶段;热动力能及其演化和由其控制的煤化作用同样经历了4个阶段;地下水动力能及其演化包括3个阶段。其中,燕山中期的剧烈岩浆活动是宏观动力能条件演化的关键时期。以构造动力能为主线,将其他能量场贯穿起来,可知宏观动力能与煤层气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如下:盆地北部阳泉—寿阳区域,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域之一,但不利于煤层气高产;盆地南部晋城—阳城及沁水北部区域,不仅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域,而且利于煤层气高产;盆地中部沁源地区是煤层气成藏和高产的有利区域;盆地东部的屯留—襄垣区域是煤层气成藏有利区域之一,但不利于煤层气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