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3篇
  免费   1521篇
  国内免费   2163篇
测绘学   1970篇
大气科学   1180篇
地球物理   1535篇
地质学   2957篇
海洋学   2529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642篇
自然地理   75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52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41.
非等步长GM(1,1)模型及其在大堤沉降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非等步长数据,传统GM方法是构造等步长序列,生成1-AGO序列,再建立等步长GM(1,1)模型。考虑到变形观测序列非等步长特性,以相邻观测时间间隔为权,直接生成1-WAGO序列,建立非等步长GM(1,1)模型。将GM(1,1)模型应用于堤防工程沉降观测分析与预报,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2.
石漠化程度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岩溶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以贵州省普定县典型研究区IKONOS遥感数据为例,给出了一种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定量提取岩溶石漠化程度信息的算法。在多维光谱的向量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植被线”的概念,并定义“石漠化几何指数”(GRI)为多维向量空间中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像元到“植被线”的归一化距离。作者认为使用这种方法提取石漠化程度,可以避免人工解译的主观性强,工作量大的缺点。使提取到的石漠化程度结果客观稳定。  相似文献   
943.
空间数据库引擎SDE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海量的GIS数据,由于空间数据的不定长,造成存储效率低下,此外,现有的SQL并不支持空间数据库检索,需要解决空间数据和DBMS之间数据的存储、读取、检索、管理等基本功能。探讨了空间数据库引擎(SDE)的概念、实质和特点,并对Arc SDE进行了研究,对MAPGIS7.0中的SDE做了简短描述。  相似文献   
944.
淮河流域5~6月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淮河流域降水异常进行分析对于预测黄海绿潮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淮河流域10个站,长江流域15个站,通过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5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2000~2010年,淮河流域5~6月降水呈现增加趋势,与长江流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分别对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ipole Mode Index,DMI),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振荡(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指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6个月前的DMI指数达到最大正相关,与20个月前的北太平洋(20°N以北)SST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PDO指数达到最大负相关。这表明,PDO、DMI指数对淮河流域5~6月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45.
文章以ASP.NET技术为核心,结合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Visual C#语言,开发和构建了基于Web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课程,实现了GIS专业知识与网站的融合;同时在外观设计上,系统运用DIV+CSS进行布局,并注重界面的友好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系统的实现对B/S结构系统的开发及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应用于网络课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6.
短短几年间智能移动终端的极大流行,将我们的生活快速推进到智能移动网络时代,也为基于桌面系统以及服务器的网络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天地。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阐述了移动应用服务的发展潜力,并介绍了移动应用的现状、种类、应用需求和技术构成。  相似文献   
947.
地区级旅游卫星帐户(R-TSA)的构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面临着机构、统计、框架、方法等方面的障碍。有些国家已经在R-TSA的数据收集、统计体系规范、TSA框架构建、影响效应估算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验,以丹麦、安达卢西亚、澳大利亚的R-TSA的编制实践为例,探讨其经验与不足,并总结提炼出其对中国省市自治区级旅游卫星帐户的编制启示。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估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的整合分析方法总结讨论了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时空特征及其对陆地碳收支影响,为合理评价中国区域陆地碳平衡以及确定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已有大量研究对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和IPCC清单法对中国区域陆地碳源汇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结论之间差异很大,反映出中国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的评估结果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重于发展和利用基于土地利用相互转化面积的计量方法,以提高对中国区域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9.
中国海岛县(区)旅游业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岛县(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众多海岛已成为知名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产业综合素质较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旅游业转型发展要立足于海岛县(区)地域经济体、自然综合体和社会综合体的特殊属性,倡导生态旅游,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落实战略性主导产业定位,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旅游业在增强经济活力、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海岛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950.
针对当前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中存在的单机可视化数据量有限、从底层开发并行可视化系统难度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分布式环境和VisIt,提出了一种简便、开放而又有效的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法。介绍了VisIt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给出了自定义数据的并行可视化方法;并基于NCEP数据集及全球空间格网,在小规模集群环境下实现了小粒度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下的全球大气温度场的并行可视化。VisIt的并行可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计算节点,VisIt能有效摆脱传统单机可视化对数据量的限制,可实现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的并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