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2.
周阳  王自法    石磊  仝文博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2):151-159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或者地震损失分布评估中,需要考虑地震损失的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目前对地震损失空间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或半经验的方法,没有经过实际地震损失分布的验证。本文基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收集到的55万条建筑物破坏的详细数据得出了基于实际震害的地震损失随距离关系变化的空间相关性衰减规律,给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数据的拟合公式,并将其应用于最新开发的基于高精度模拟的巨灾风险分析中。利用北京地区多个地震为算例,研究了实现空间相关性模拟的样本精度问题,并且给出了不同空间相关系数对地震损失分布的影响,从而能为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好的地震损失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23.
24.
数字     
《今日国土》2012,(3):4
3.5%2月26日,据水利部统计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823亿元2011年,央企实际上交利润757.36亿元,今年预计收入为823亿元。3月23日,财政部首次公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其中50亿元将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  相似文献   
25.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和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开展现状,阐述了气象服务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为我区各级气象部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业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6.
本文阐述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湖南农业巨灾风险的特征,并对气候条件下,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的必要性、制度模式、气象需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7.
地震巨灾保险作为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国家政府的负担,为震后受灾群众提供经济补偿。当超大城市发生地震后,经济损失相较其他城市更严重。因此,在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法规、模型构建和巨灾试点3个层面对比梳理了地震巨灾保险现状,分析了我国超大城市开展地震保险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以首都北京为例,对北京开展超大城市地震巨灾保险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北京相关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和决策建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4,(6):68-68
正提醒爸爸妈妈带宝宝去海边玩耍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带以下必备物品:1、太阳帽和防晒霜去海边,首先要带的就是太阳帽和防晒霜了。如果在海边玩得时间久的话,一般隔1~2小时就得抹一次,不仅仅要抹脸,前脖、后颈、胳膊、小腿,只要是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都要全部抹上。太阳帽最好也一直戴着,这样可以双重保险。  相似文献   
29.
珠江三角洲洪水变化及洪水风险与保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小红 《热带地理》1999,19(2):117-12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河网密布,洪水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原因不仅在于这一区域内水系交错、堤围众多、洪水时空分布不均,还在于伴随该区域经济发展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洪水变化。人们对利益与洪水风险的取向直接决定了本区域洪水灾害损失的程度和抗御洪灾的能力。在各种防洪减灾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中,洪水保险是值得重视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0.
孙寿成 《地震学刊》1999,(B02):39-42
公元1974年和1979年,在江南水乡溧阳上沛一带先后发生两次坡坏性地震,对这两次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科学研究已普遍为人们氙研究,并阳得一批有价值的进展,然而,对于地震发生的社会影响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从地震的大众心理,减灾意识以及地震保险等角度,回顾了溧阳地震发生前后诸多非工程性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第一,普及地震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方能取得实效,第二,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对地震的科学研究,及早实现地震预报的帝用化,但即使将来在地震预报已完全实用化的情况下,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减减地城灾害损失,除应从工程角度(如采取防震减灾技术措施等)去实现外,同时不可忽视采用相应的非工程措施,包括采取行政手段,制定相应法规和对策,两者都是减灾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