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1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203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510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299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7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01.
卫星导航系统中星载原子钟的钟预报对于导航、定位及授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卫星钟预报的精度,设计了一种两步确定卫星钟噪声协方矩阵的Kalman滤波钟预报模型。该方法首先基于Hadamard总方确定卫星钟噪声协方矩阵的初值,然后,使用方递推法得到滤波过程中卫星钟的噪声协方矩阵。使用GPS系统的星载铷钟数据进行短期预报,并与常用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灰色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卫星钟预报且预报效果优于两种常用模型,同时,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预报误随预报时间增加而不断变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2.
现有天线曲面拟合算法均基于最小二乘法,难以消除多个粗对拟合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等价权抗估计思想,利用线性规划计算残初值,再进行选权迭代计算。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探查多个粗,且计算结果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矿区GPS网间接平,首先,详细地分析了GPS网间接平原理,按一定格式将GPS网中的观测数据编制成观测文件,其次,按观测文件的格式编制算法将数据读入并存储,然后用间接平原理处理得到平结果,最后绘制网形和误椭圆并生成平报告,为矿区控制网的建立和矿区生产管理提供了便利。实验验证了本文程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4.
PEIV(Partial Errors-In-Variables)模型是EIV模型的扩展,它能解决系数矩阵含有非随机元素或存在结构特性的问题。针对常规PEIV模型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PEIV模型参数估计的新算法。该算法将系数矩阵含误的元素看成是一类观测值,与平模型原观测值构成两类观测值,将PEIV平模型表示为类似于传统的最小二乘间接平模型,再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平理论,推导出了算法的迭代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算法迭代格式与间接平类似,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5.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粗,未剔除的粗将会导致参数估计有偏。因此,粗探测与剔除是GNSS坐标序列分析中一项重要的数据预处理工作。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特点,提出了一种将L1范数(L1-norm)估计与四分位距统计量IQR(interquartile range)组合的移动开窗粗探测算法,称之为L1_Mod IQR。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L1范数估计得到较"真实"的残,然后再对残采用IQR统计量进行粗探测。将L1_Mod IQR法与"3σ"法、基于最小二乘的τ检验法等粗探测算法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采用L1_Mod IQR算法对中国区域10个IGS站的高程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IGS站高程序列的粗剔除率最小为0.1%,最大为2.6%。并且以WUHN站为例与SOPAC提供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OPAC提供的"Clean"数据仍含有大量的粗,而L1_Mod IQR算法能够有效地剔除粗。  相似文献   
106.
武美芳  韦沛  杨旭海 《测绘通报》2016,(4):18-20,27
分析了多种精密卫星钟的插值方法,构建了GEO卫星机动模型,并结合插值方法,确定机动期间的GEO卫星钟,并将结果与i GMAS最终产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是用于确定机动期间的GEO卫星钟的最优方法,其结果精度可达0.01~0.38 ns。  相似文献   
107.
赵俊  归庆明 《测绘学报》2016,45(5):552-559
部分变量误模型(partial EIV model)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eighted total least-squares,WTLS)估计不具备抵御粗的能力。鉴于粗可能同时出现在观测值和系数矩阵中,本文在提出部分变量误模型WTLS估计的两步迭代解法的基础上,运用抗M估计的等价权方法,发展了一种整体抗最小二乘(TRLS)估计方法,并采用一致最大功效统计量确定降权因子。针对WTLS估计两步迭代解法的特点,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降权方案:第1个方案是在估计系数矩阵元素时,不对观测值降权,仅对系数矩阵降权;第2个方案是在估计系数矩阵元素时,既对系数矩阵降权,同时也对观测值降权。通过对模拟2D仿射变换和线性拟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第1方案优于第2方案,并且优于基于残和验后单位权方的抗估计和现有的变量误模型抗估计。  相似文献   
108.
李昕  郭际明  周吕  覃发超 《测绘学报》2016,45(8):929-934
提出了一种精确估计区域北斗接收机硬件延迟(DCB)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传统复杂的电离层模型,在已知一个参考站接收机硬件延迟的条件下,利用正常情况下电离层延迟量和卫星-接收机几何距离强相关这一特点,采用站间单法来精确估计区域内BDS接收机的硬件延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单站估计的单站北斗接收机连续30d的硬件延迟RMS在0.3ns左右。通过GEO卫星双频观测值扣除已知卫星DCB和本文方法估计的接收机DCB,计算对应穿刺点一天的VTEC并和GIM格网内插结果并进行比对分析,二者大小和变化趋势均符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9.
以SRTM-DEM为控制的光学卫星遥感立体影像正射纠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浩  张过  蒋永华  汪韬阳 《测绘学报》2016,45(3):326-331
针对全球测图缺少统一的控制基准的问题,提出了利用SRTM-DEM作为控制基准,对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的方法。首先,对光学卫星影像构建的立体影像对进行自由网平并制作DEM;然后,以SRTM-DEM作为控制,将DEM作为单元模型,进行独立模型法DEM区域网平,获得单元模型的定向参数;最后,改正立体影像的成像几何模型参数,进行正射纠正。选取湖北咸宁和江西某地两个测区的资源三号数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资源三号正视全色影像的平面定向精度由12.93像素提高到6.85像素。  相似文献   
110.
艾青松  徐天河  孙大伟  任磊 《测绘学报》2016,45(Z2):132-138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自身的物理特性,采用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共306天的事后钟产品进行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3类卫星钟都存在一定的周期特性;其中GEO和IGSO卫星钟的主周期相对较为明显;GEO卫星钟的主周期依次为12、24、8和6h;IGSO的主周期为24、12、8和6h;而MEO的3个主周期为12.9、6.4和24h。依据各类原子钟的周期特性,同时对各天之间钟的起始点偏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模型对北斗卫星钟进行预报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报模型能显著提升北斗卫星的钟预报精度,北斗卫星钟24h、12h、6h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能达到6.55ns、3.17ns和1.76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