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778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2136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1816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169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5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关于降水干旱指标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当前几种常用的基于降水量的干旱指标的优点和不足作了比较与分析,结合非参数统计方法和游程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旱指标,与其它几种指标相比,具有适应面广、使用灵活、便于不同地区的统计分析、便于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特种玉米品种特性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玉米本身的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将玉米分为高油型玉米、高淀粉型玉米、高赖氨酸型玉米和甜玉米四大类型.根据每种玉米品种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地形特征等的不同需求,以通辽地区作为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玉米主产区的示范区,提出了特种玉米的区划指标,并利用GIS技术进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内蒙古通辽地区大部分农区适宜种植特种玉米,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上均位于通辽南部和中部农业区.  相似文献   
53.
王铁成 《河南测绘》2005,(2):11-12,32
一、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IT)的飞速发展,90年代以来,GIS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泛应用:政府部门进行的对国土、环境、人口等资源的调查、统计、分析:城市规划用地、房地产产权管理;区域、流域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备、地下综合管线的管理等。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相应地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国家第三产业的支柱,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普通的旅游地图已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54.
晓雨 《中国测绘》2005,(1):15-15
北京时间1月9日22时15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李院生队长一行成功“登”上卫星遥测标识的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的“北高点”.所在位置为南纬80度22分51秒,东经77度27分23秒.从而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55.
2004年浙江省主要气候事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高峰  苗长明 《浙江气象》2005,26(4):15-18,44
回顾了2004年浙江省主要气候事件。2004年浙江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多,灾害损失重。尤其是台风、高温、干旱、强对流、大雪及气候持续偏暖等气候事件,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6.
干旱及高寒荒漠区土壤温湿度特征及相互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黑河试验1991年6月20日~8月21日、1990年12月17日~2月15日每天48个时次和第二次青藏高原试验改则及狮泉河1998年全年每天24个时次的土壤温湿度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PCA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干旱及高寒荒漠区两种典型下垫面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除日和年变化周期外还存在6~30天的不同周期;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及其季节变化及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夏季温度梯度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且温度梯度与水分运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57.
2004年全球重大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艳君  任福民 《气象》2005,31(4):32-34
2004年全球气候持续偏暖。年初,暴雪席卷欧洲多国,美国受到罕见大雪袭击,南亚和墨西哥遭遇低温严寒。北半球夏秋季,西太平洋、大西洋热带风暴活动频繁。日本、菲律宾和美国受灾严重。年内,非洲、亚洲部分国家发生严重干旱;同时,南亚、南美洲及非洲多国暴雨致洪。年内,欧洲伊比利亚半岛、日本和澳大利亚遭遇高温热浪。  相似文献   
58.
卫星遥感资料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近几年,由于气候干旱和火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气象卫星监测林火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卫星资料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同时,旨在拓宽思路,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卫星遥感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59.
2001年全球重大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气象》2002,28(4):25-28
全球气候仍持续偏暖。亚洲大部出现异常冷冬,许多地区遇到数十年未见的风雪严寒;美国冬季也连续遭受暴风雪袭击。东亚、南亚、中亚有西亚发生了大范围的持久干旱,南亚、东南亚夏季暴雨频繁,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欧洲、非洲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导致不同程度的洪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北大西洋飓风较常年显著偏多,西北太平洋台风也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60.
青藏高原对其东北侧干旱形成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应用再分析资料,指出高原边界层内存在北高南低偶极子型涡旋对的独特气候现象。根据当雄站1998年5月31日至6月4日感热通量的连续观测资料,确定了高原热力作用的时变特征,分别用不同的理想高原初始涡度场加定常热源强迫和时变热源强迫代入正压准地转涡度模式,研究了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形成。认为有三种过程在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基流对上游反气旋涡旋的平流输送、南侧气旋涡旋的能量频散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引起的频散生成高值系统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