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76篇
地质学   889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震CT勘探原理及其在公路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地震CT勘探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信息量大、图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于线路、场地、隧道、边坡等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和病害诊断。在元磨高速公路芭蕉箐隧道的地质病害诊断中应用地震CT进行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塔东地区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域之一。在剖面、测井和岩心资料的基础上,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内中—上奥陶统海底扇相浊积岩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了6个三级层序,并建立了横向连井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揭示了地层的时空展布规律。在对海底扇相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以三级层序为单位勾绘了6期海底扇扇体形态的平面展布图,分析了各期扇体的平面展布特征;最后,依据扇体形态,结合其岩性特征和重矿物分析,对海底扇的物源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该区海底扇物源应来自北部的库鲁克塔格地区,研究成果为本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利用建立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上游来流为100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过程情况下,就初步拟定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方案之一的孤柏嘴线路3 0km隧洞工程方案,穿黄隧洞束窄河道对河段水流流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该洪水过程情况下,穿黄隧洞束窄河道对河段水沙运动特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4.
在恢复古构造的基础之上,对比了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与现令构造格局的异同。古构造对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主要基底断裂控制了扇三角洲的展布方向;(2)倾向与物源方向相反的断层和古地貌阻滞了扇三角洲的展布;(3)沉降中心控制了扇三角洲前缘的纵向叠置和发育。  相似文献   
35.
刘招君 《沉积学报》2003,21(1):148-154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始新统双阳组发育典型的湖泊水下扇体。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 ,并结合粒度分析等方法 ,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亚相及某干微相。影响水下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同生断裂的活动造就了陡坡地形 ,其幕式活动成为水下扇形成的触发机制 ;阵发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陡坡带 ,稳定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的前端 ,气候因素也为稳定型水下扇形成创造了物源条件 ;基准面升降影响着水下扇的相序特征 ,低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推进型水下扇 ,水进体系域易形成退缩型水下扇 ;半深湖 -深湖的滞水条件是水下扇得以保存的前提。统计结果表明本区获工业油气流的井主要集中在中扇 ,其中辫状水道微相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CT轴位扫描46例新生儿,观察脑实质密度及脑脊液腔系统的变化。结果 HIE以脑白质密度减低为主力(100%),可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正确率97.6%。结论 CT诊断HIE较有优势,但应密切结合临床。早期正确诊断该病,对新生儿预后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CT在长骨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X线检查证实的肱骨、股骨、胫骨骨折患者600多例,其中302例临床行髓内钉固定术,并在术前进行了健侧骨的CT定位扫描,测量其两点之间骨干长度及骨髓腔最窄处的宽度。结果 依据术前CT定位测量数据而选择的髓内钉在手术中完全适用。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测量数据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8.
DB16智能大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一种智能大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仪及其应用。该仪器以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作震源,以与计算机并行接口连接的高速数据传输的16通道DB16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声波采集,以高灵敏度的低频压电陶瓷(PZT)换能器作接收,用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用彩色等高图表示。该仪器从参数的设置到数据的采集、保存、CT数据的处理、CT成像等全在一专用软件中完成,操作方便快捷。给出了利用本仪器对某大型水库的泄流深孔挑流鼻坎混凝土浇注质量无损检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9.
模拟结果证明,在机载雷达的技术参数下,多重解析多普勒(MANDOP)方法能够提供误差可以接受的三维风场反演。 1991年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举行的CaPE现场实验中首次应用了机载双束多普勒雷达,并获取了珍贵的雷达实测资料。用MANDOP方法分析1991年8月9日观测到的一个飑线,取得类似于以往用地基雷达资料得到飑线内部大气环流结构。另外,机载雷达资料与 地基雷达资料联合反演的结果与纯粹用机载雷达资料反演的结果之间很好的相关性证明了机载雷达资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0.
用Pg波走时重建华北地区结晶基底速度及时间项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析成象以投影方法,对华北地区28条深地震剖剖面地震测深剖面Pg波走时进行处理,作出该区结晶基底速度及时间项成像。并作了方法的数值模型合成数据的敏感性分析,证明所采用有效性及成象结果的可靠性。计算中应用LSQR算法求解大型稀疏超定方程。并采用只存储矩阵非零元素技术,使存储量减小到原矩阵百分之一,同时零元素不参数加计算,提高了运算速度。华北地区结昌基底速度为5.9-6.35km/s,时间最大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