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4篇
  免费   1777篇
  国内免费   1458篇
测绘学   642篇
大气科学   849篇
地球物理   3868篇
地质学   4514篇
海洋学   892篇
天文学   350篇
综合类   1745篇
自然地理   159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研究了宁夏南部地区(35°20'~37°40'N,104°30'~106°30'E)小震综合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中强地震前,该地区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偏离平均值,向E或SE偏转,其仰角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小震纵波(Pn和Pg)初动符号一致.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区P轴方位与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因此该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近几年来的地震活动图像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向中卫、中宁和同心地区集中的迹象.  相似文献   
932.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针对在活动构造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 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认为应当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方式、幅度和速率的研究,同时在研究中应当将第四纪地质与活动构造研究相结合,特别要注重深部构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3.
地震与沙漠化和沙尘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而形成的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遇到强烈的大风 ,天气就容易形成沙尘暴 .大地震在地表造成的岩石、土层破裂和沙土颗粒粘聚性的破坏加剧了地表的沙漠化 ,为沙尘暴的形成进一步提供了物质来源 .在全球范围内 ,除了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大沙漠中无强震外 ,其他诸如前苏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的沙漠中都曾有大震发生 .有的沙漠边缘与山脉交接处为大震多发带 ,有的沙漠内部就有大震活动 .在中国也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而且沙漠逐渐向平原区和城市逼近 .如华北平原的一些局部地区已形成沙漠…  相似文献   
934.
Rundle模式地震滞后环和突变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详细研究了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呈现双稳态及尖拐突变现象,主要表现是:发生在应力临界值区间[-pc,pc]内的滞后现象和发生在临界值pc和-pc处的突变现象,前对应系统变能积累过程,后(即强震过程)地该系统能量的主要耗散机制。  相似文献   
935.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936.
通过对山西榆次地裂缝及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发现如下特征:地裂缝总体趋势为增大,年速率小于等于1mm/a。东部地裂缝带地裂平均速率为0.6mm/a,且大于西部地裂缝带,地裂有向东南方向(榆次市区)扩展的态势;从曲线形态看,无论是地面测点还是建筑物上的测点,都不同程度地受气温变化和降水的干扰。裂缝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从地裂的分布形状、区域形变场特征及新构造运动的角度看,附近的断裂活动与地裂的发展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7.
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后,日本地震学家的思路有所改变,制订出更切合实际的新地震预报计划。  相似文献   
938.
转眼间,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或是在查看地震图;而我,时而向他请教,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939.
前言应该说 ,松代震群是在“上天”的关照下发生的。当年 ,即 1 965年的 8月 ,长野县松代町气象厅地震观测所 (现在的精密地震观测室 )开始采用世界标准地震计进行观测。 3天 ,仅仅观测了 3天就开始发生地震。你说巧不巧 ,把整个震群活动自始至终逮了个正着。不过 ,这也只能说是偶然 ,太走运了。不仅如此 ,1 965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 ,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开始实施第一个地震预报计划。另外 ,原尊礼先生荣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也正是这一年的 4月。在这万事具备的当儿 ,松代地震“亮相”了。这些偶然并未以单纯的巧合而告终 ,对后…  相似文献   
94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室提供的资料,2001年4月首都圈地区(38.0°~41.0 °N,113.0°~120.0°E)共发生ML≥2.0地震10次,ML≥3 .0地震有1次,即20日19时10分发生在北京海淀的ML≥3.6地震(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