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香菇段木栽培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段木栽培与气象条件刘冬艳,沈素芹(西峡县气象局·474500)(南阳市气象局)香菇,又名香菌,是世界上仅次于白蘑菇的第二种重要的食用菌。香菇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扩物质、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及能抑制肿瘤的香菇索醣,特别是富...  相似文献   
32.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为探索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免耕的减灾效应,将免耕与传统稻作方法相结合组成常耕移栽、常耕抛秧、免耕移栽、免耕抛秧4个处理进行试验,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田保护性耕作能提高作物产量,降低部分生育期间水稻病虫害,抑制农田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4.
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的补充和修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文芳 《气象》1998,24(10):47-51
从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出发,结合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种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得出表征热量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不仅要考虑日平均温度和持天数,还要考虑积温、昼夜温差、地温及叶面温度等。通过分析,对原指标中成熟期平均温度。大田生长期温度、旺长-成熟期天数等指标进行了修正。补充≥10℃活动积温≥2200℃,移栽期日平均气温≥14℃,月平均日较左≥8℃等指标。  相似文献   
35.
赵家峰 《辽宁气象》1998,(1):30-30,32
塑料棚、薄膜温室(以下简称棚室)蔬菜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的,这种环境与露天栽培有着根本区别。棚室栽培有利于蔬菜的周年生产和全年的均衡供应,但其环境条件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导致棚室内蔬菜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也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相似文献   
36.
1997年初春,锦州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降温天气,对刚刚解除休眠的苹果树造成严重的危害,冻害发生普遍。本市处于辽宁大苹果栽培区域的北部,各苹果品种在气温降至零下4.1℃的情况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了分析这次冻害的特点和成因,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工作,以便为今后苹果树的冻害防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提高烟叶含钾量的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初步探讨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estriction s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RSAP)分子标记技术在龙须菜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种质鉴定上的应用。利用所优化的适合于龙须菜RS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对青岛湛山湾野生群体和栽培品系981、07-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试验采用15对引物组合在3个群体14个龙须菜个体中共扩增出6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146个,多态性比例22%,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条多态性条带,片段大小在100~1 000 bp之间。湛山湾野生群体的Na(1.007 5)、Ne(1.007 1)、H(0.003 6)、I(0.005 1)与栽培品系981的Na(1.003 0)、Ne(1.002 1)、H(0.001 2)、I(0.001 8),以及栽培品系07-2的Na(1.009 0)、Ne(1.006 3)、H(0.003 7)、I(0.005 4)相比较可知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有差异的。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在所有检测的样品中,遗传多样性多来自不同群体间的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个栽培品系981、07-2间遗传距离不大,但栽培品系与湛山湾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而UPGMA聚类分析也明显的将湛山湾野生群体与栽培品系981、07-2区分开来,表明野生群体与栽培品系间已产生一定的遗传隔离。通过分析湛山湾野生群体及栽培品系981、07-2的RSAP指纹图谱,从中筛选栽培品系981的特异条带,并将其转化为稳定性好、特异性高的序列特征化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上思县及全国其它适宜种植区的油茶栽培中油茶开花授粉、果实膨大、油脂积累等重要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找出上思县适宜发展油茶种植的科学依据,为当地发展油茶业提出建议,为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such as light,temperature,and water) a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crop productivity.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 utilization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dapt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distribu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se effects under the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A1B using daily data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RegCM3 (0.25° ×0.25°) during 1951-2100.Model outputs are adjusted using corrections derived from daily observational data taken at 10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between 1971 and 2000.Agricultural climatic suitability theory is used to assess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pring maize.Three indices,i.e.,an average resource suitability index (Isr),an average efficacy suitability index (Ise),and an average resource utilization index (K),are defin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limatic resource utilization between 1951 and 2100.These indices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All three indices are projected to decrease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51 to 2100,with particularly sharp declines in Isr,Ise,and K after 2030,2021,and 2011,respectively.I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Isr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slightly after 2011,while Ise increases slightly and K decreases slightly after 2030.The spatial maxima of all three indices are projected to shift northeastward.Overall,warming of the climate in Northeast China is expected to negatively impact spring maize production,especially in Liaoning Province.Spring maize cultivation will likely need to shift northward and expand eastward to make efficient use of future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