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7篇
  免费   2294篇
  国内免费   2400篇
测绘学   679篇
大气科学   1282篇
地球物理   1741篇
地质学   7366篇
海洋学   1286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883篇
自然地理   157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788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2.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从数理统计方法出发,对北黄试验海区收集来的从1949-187年的水文观测资料,按月按层地进行统计,并换算成声速,且绘制出逐月的声速垂直结构模式图,再依据射线理论,绘制分析了逐月的声线传播模式图,在为试验海区从事海上噪声和各类水声测试研究工作提供最蓁的海洋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95.
本文描述了1985年1月-2月联邦德国“极星”号极地考察船沿威德尔海陆缘固冰区调查期间所获得的冰柱状样内叶绿素a以及硅藻的分布,对三个不同区域柱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10-30cm的海冰多呈褐色,其内由大量藻类,特别是由硅藻细胞的富集而形成,丰度变化大.在融化的底部冰样中,细胞数高达108个/l,叶绿素a浓度高达2220mg/m3,中部常见到大量小型的失去色素乃至死亡的硅藻细胞.初步鉴定出26种硅藻,其多数隶属于茧形藻属(Amphiprora),斜纹,藻属(Pleurosigma),菱形藻属(Nitzschia),盒形藻属(Biddulphia),角刺藻属(Corethron),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以及脆杆藻属(Fragilaria)等,本文还记录了两种不同的底部生态群落:寡种和多种集群的生态类型,并对硅藻的富集和分布成因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6.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海岸的淤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凌申 《台湾海峡》2006,25(3):445-451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的演化过程,海岸线的演化以淤进为主,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早全新世(10~7kaBP)本区为浅海环境,海岸线抵西部山地,中全新世(7~3kaBP)海岸以缓慢淤进为主,古砂堤发育.晚全新世(3kaBP以来)因黄河夺淮,海岸东迁迅速,形成广袤的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97.
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及其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变化的重要影响,浮游动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海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1].  相似文献   
98.
江苏省主要湖泊的降水量与湖泊的降水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江苏境内主要湖泊的降水量特征,揭示了长江是江苏各湖泊不同降水量特征的一条十分明显的天然界线;估算了太湖的降水效应,并据此推估出江苏主要湖泊的降水效应不太明显;江苏各湖泊的降水量与其水位年过程趋势相似,只是后者位相滞后于前者而已。  相似文献   
99.
莺歌海附近陆架区埋藏古河道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仪,在莺歌海陆架区海底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道、古湖泊。根据其分布位置及断面特征,推测出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埋藏古水系的分布。据沉积物层中的超覆层序及埋藏古河道的端点水深推测,晚更新世末期调查区最低海平面的位置在130—140m等深线附近。  相似文献   
100.
丁贤荣  张鹰 《海洋科学》2003,27(2):8-12
在1981、1991(1990)和1998年3次海洋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相同水质要素时空比较分析,江苏海域的溶解氧、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 盐这4种主要海水化学因子具有时空变化特征,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灌河口、扁担港口、射阳河口、川东港和长江北支口北侧,且河口、近岸值高,向海含量渐小,不同年份、季节也有变化。沿海水化学性质主要受陆源排污(农田化肥等)影响,主要是入海河流携带污染物、海洋生物作用和本海域水体运动特征的影响,此外,溶解氧变化还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