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69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淮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研究区(北纬29°~35°,东经114°~120°)位于华北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地震活动性总体水平不高,烈度衰减关系有其自身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衰减特性等.本次工作重新挑选震例,对研究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与该地区已有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地震参数计算与数据传输程序,能够通过交互方式自动完成mb、mB、MS7、MS、ML五个震级及其他相关地震参数的计算,自动生成大震速报文件,直接连接PCU速报。不仅适用于数字地震仪同时也可以用于模拟仪器(如DD—1,DK—1)解决了SSB大震速报软件数据不易改动、容易出错、速度慢等问题。同时也完善了SSDP软件参数计算功能,提高了数字测震台的效能和速报水平,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30日在沈阳市郊满堂乡发生了ML4.3级地震,本文讨论了这次地震的烈度并对震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震速报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速报应用软件和跃时孙文斌(中国黑龙江省157009牡丹江地震台)概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台站配备了计算机。用其处理地震数据,并将结果经调制解调器,再经过电话线传输到北京,这对于决策部门指导抗震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我们研制了一个可以在...  相似文献   
15.
DK1地震仪的面波震级起算函数研究d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峰  赵永 《地震学报》1997,19(3):235-240
使用1987~1993年DK1地震仪的地震记录,以国际地震中心(ISC)MS震级为标准震级,根据误差理论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导出DK1地震仪面波震级起算函数.又从起算函数物理意义出发,根据成层介质中面波传播理论,考虑到地震波的频散、介质的吸收、地球介质与DK1地震仪所组成的线性滤波器对面波振幅和周期的影响,并假定面波最大振幅对应于Airy相,导出了DK1地震仪测定面波震级的起算函数. 使用本文导出的起算函数,不附加任何校正值.通过315个地震,对36个速报台的单台DK1面波震级和DK1速报台网的面波震级测定误差检验,结果表明,DK1面波震级MS(DK1)与国际地震中心(ISC)相应地震面波震级MS(ISC)之间在统计上无系统误差,平均误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6.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买里乡所有Ⅰ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极值理论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的给定值的平均重现期的关系式,利用1022年-1995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ψN37°52′,λE112°32′)周围4级以上地震前太原的场地烈值度,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和未来50a和100a各种超越概率水平的对应的烈度值,绘制了太原未来50a的烈度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伽师-岳普湖5.8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岳普湖县的铁热木乡和兵团农三师42团的北面,震中烈度为Ⅶ度。本次地震影响范围位于巴楚-伽师6.8级地震Ⅵ-Ⅶ度影响区域内,累计破坏效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房屋破坏。通过对大量震害资料和强震记录的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场地峰值加速度衰减特征,在尽可能排除累计破坏效应的基础上确定了地震烈度分布,分析了不同烈度区中的建筑物结构破坏特点及其与地震动影响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震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华  赵凤新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4,26(2):203-210
首先根据历史地震目录,计算了我国34个省会城市所受到的历史地震影响. 这些城市的地震影响烈度分布特征表明,约53%的省会城市没有遭受过Ⅵ度以上的历史地震影响,遭受过Ⅶ~Ⅸ度影响的城市有44%;大部分城市Ⅵ度地震影响的发生频次均高于Ⅵ度以上地震影响;不同城市最大发生频次的地震影响烈度也不同. 为此,在确定城市地震防御烈度时,需综合考虑最大影响烈度和最频影响烈度. 本文还考虑到历史地震记录的不完备性,以福建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地震目录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地震影响的特征. 结果表明,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城市地震影响烈度在不同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变化,以50年超越概率2%作为城市特征地震影响烈度,可以作为城市地震防御烈度确定的依据,并据此对城市未来地震影响进行合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的现场考察结果.该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受灾最重的兵团农四师76团11连西侧,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圈定出Ⅷ度、Ⅶ度和Ⅵ度3条等震线.此次考察还着重考察了震区各类典型建筑的受损特征,对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地区抗震设防和民房改造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