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1.引言不同研究人员对岩石层的理解有不同的内涵。根据地震学的观点,通常取地震波低速层的上界面作为岩石层的底面,那里有部分熔融区,或物理性质至少有可察觉的变化,或可能还有地幔物质矿物成分的变化。根据电磁研究资料,特别是深部大地电磁测深(ГMT3)资料分辨出软流层为高导层,它的上缘位置相当于岩石层的底面,现代认为它与地质构造的年龄有关。根据地热观点Лaxeнσpyx和Cacc认为,岩石层底面是那样的界面,该处深部等温线与无水玄武岩固液相曲线相交,而  相似文献   
142.
滇西地热场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大量温泉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滇西地区的水热活动特征。结合大地热流和地壳、上地幔热结构的研究,揭示了该区地热场基本状况,同时阐述了某些构造单元地热场差异的受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3.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钧  汪缉安 《地球科学》1995,20(4):399-404
根据17个稳态顺序测湿数据和7个井温测井及静温数据计算的地温梯度,及220余块岩石导率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17个实测热流值和7个估算值。它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值多在40-50mW/m^2,其中以盆地中部为最高,可达65-72.3mW/m^2,北部多在40-45mW/m^2,西部边缘及西南部热流值偏低,分别为35-40mW/m^2和30-35mW/m^2。盆地的平均热流值为44.05mW/m^  相似文献   
144.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角度探索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在总结和评述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幔对流节律性假说,并利用这一假说解释了板缘地震、地球自转和厄尼诺之间的关系;利用地幔中存在中小尺度对流这一设想并结合绝对涡度守恒原理讨论了板内地震、地热流和旱涝分布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对今后地气耦合研究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5.
周友松  金昕 《地球科学》1994,19(4):509-517
在青海当金山口-四川黑水剖面(GGT)区带内大地热流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布拉德数值分析法对地温梯度进行了三维地形校正,对中-新生代孔隙岩石热导率样品进行了饱水校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了10个可信的大地热流值。青藏高原北部平均热流值为51mW.m^-2,变动于35~78mW.m^-2,柴达木北缘构造带和巴颜喀拉构造带处于二者之间,平均为49mW.m^-2。这种分布不均72mW.m^-2,柴达木北缘  相似文献   
146.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程度与远离长江的宣泾煤田的变质程度差异较大,前者绝大部分为高变质的无烟煤,而后者则为烟煤。这种现象明显地受长江剪切地带的控制,是一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1):320-338
  相似文献   
148.
隆起与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表热流和5公里深度内区域地温场时,考虑构造形态对地温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对几组不同导热系数比值和盖层厚度模型的数学模拟,讨论了隆起和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以及岩石导热性变化对地温场影响的程度,为研究一些特殊构造部位局部热异常带形成的原因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9.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s (Tws) in April, August and December in Kunming, a city in low latitude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s in April were of the highest among the three, followed by August and December.…  相似文献   
150.
珠江口盆地构造岩浆活动与热流体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流体活动可以改变盆地的温-压场,对有机质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珠江口盆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海上舍油气盆地。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联合控制。五期重要的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决定了盆地演化的复杂性,造成了盆地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均高,促进了盆地的热流体形成与活动,也使得盆地内烃源岩成熟加速。包裹体等分析表明,盆地油气运移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延续至第四纪。目前研究表明,油气运移至少经历了两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