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571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645篇
地质学   837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董万胜  葛正谟 《高原气象》1995,14(2):141-150
本文通过一个二维平面对称模式,针对甘肃地区雷暴云的特点,计算了在不同电荷分布情况下人工引雷成功时的触发高度、火箭发射点的地面电场值以及能成功引发闪电的范围大小。并对甘肃地区雷暴云在负电场区很难引雷成功的原因和在偶极性电荷分布的雷暴云下人工引雷的结果进行了一些分析。结果表明,下部小正电荷中心的高度、电量的大小对能成功引雷的范围、触发高度都有较大影响。整个云体的高度对触发高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能触发闪  相似文献   
122.
运动的随时间而变的电离层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的变化和运动引起多普勒频移的物理机制,假定了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电离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电离层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以及穿过电离层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这些公式把多普勒频移与电离层及不均匀团块的电子密度变化、层和团块的运动速度以及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等参数直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对电离层频高图换算为电子浓度垂直分布剖面图方法中的Titheridge联合换算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对此方法的误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中影响电流分布的几种主要因素,认为电离层电导率模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计算太阴日变化(L)电流体系时,本文放弃了过去习惯采用的无限薄球壳的电导率模型,使用了分层电导率模型。考虑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以及电导率极大值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得到了与观测结果较为符合的理论L电流体系。本文的结果还指出,在处理某些全球性发电机理论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假定电离层为距地面等高度的无限薄球壳,而必须同时考虑大气潮汐振荡的特性及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三维电导率模型对于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5.
主要介绍针对气象电报传输的特点和要求开发的上行气象电报传输软件的功能特点与实施方法,该软件已在全省各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26.
利用AutoPrep自动样品前处理技术,对土壤燃烧吸收液进行在线预浓缩,抑制型电导进行检测,建立了一种全新思路的检测土壤样品中碘的方法。选择亲水性非常强的氢氧化物选择性IonPac AS16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发生装置在线产生KOH进行等梯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结果表明,对于土壤燃烧吸收液中碘离子的测定,方法检出限(S/N=3)可达1.2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精密度(RSD,n=7)为1.161%~4.566%,回收率在90.6%~100.8%。采用AutoPrep电导检测和脉冲安培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土壤样品中的碘,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方法在提供了稳定的系统空白的同时,还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系统稳定、节约时间、成本低廉和对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特点,适合于大批量土壤普查中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青藏高原崇测冰帽一支18.70m冰芯中Cl^-、SO4^2-离子含量变化的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来Cl^-、SO4^2-离子含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两种离子的周期性波动变化相似,20世纪晚期比早期和中期的波动幅度小,总体上离子含量逐渐减少与温度在波动中上升相一致,但每一次温度的升高与离子含量的下降并非一一对应。陆源物质和青藏高原上的盐湖是冰芯中Cl^-、SO4^2-离子的主要贡献者。揭示了研究地区大气成分和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亚洲粉尘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源区地位。  相似文献   
128.
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具体算例与利用伪距观测值计算的电离层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9.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金矿区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DX-120离子色谱仪进行阴阳离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100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00%-3.80%,回收经95.83%-105.00%;5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8%-4.57%,回收率92.40%-103.20%,完全达到实际要求。用该离子色谱仪测定甘肃阳山金矿山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数据表明该区域水质较好,所测离子浓度都未超过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30.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与Ti^4 对可见光5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而Fe^3 对可见光4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保障并增加Fe^2 和Ti^4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