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2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2210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741篇
海洋学   187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55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虾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虾(Penaeidshrimp)底节肢动物门(Arthronoda)甲壳纲(Crustrace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近二十年来,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已遍及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则是对虾养殖大户,产量居世界之冠。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失控,养殖环境逐年恶化,各种对虾病害随之而来。先是细菌性病害居多,此起彼伏,近几年来又以病毒性病害成灾,危害严重,已给养殖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为此,进行病毒病的研究,提高防治措施已是刻不容缓。而发展对虾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对深入研究对虾病毒病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对虾免…  相似文献   
162.
人工养殖点带石斑鱼弧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东、海南两省多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养殖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发生严重的弧菌病,从海南三亚和广东深圳的发病鱼病灶上分离到2株致病性细菌VAL02和VAL00,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这2株菌引起点带石斑鱼弧菌病,VAL02对点带石斑鱼苗的半致死量是2.25×10~5 cfu/g。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出VAL02及VAL00均为溶藻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22种化学疗剂对VAL02及溶藻弧菌标准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发现VAL02对氯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产生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163.
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流行特点及病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超群 《海洋科学》1994,18(6):9-10
广东目前人工养殖的对虾有班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中国对虾(P.chinensi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日本对虾(P.japonis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近缘新对虾(M.affinis)等,是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重要产区之一。近几年养殖对虾疾病呈加重趋势,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近两年广东沿海养殖对虾疾病的流行特点及病因。1概况以斑节对虾为主,多品种、多造次交替养殖,即以养殖…  相似文献   
164.
滤食性贝类在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混养虾池中滤食性贝类如何影响虾池整个生态系统这个问题,综合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从滤食性贝类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和其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影响,以及混养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5.
166.
长牡蛎剥离精卵的存活时间及受精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67.
眼斑拟石首鱼的营养需求及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波  孙红英 《海洋通报》1996,15(6):82-87
综述发眼斑拟石首鱼对饵料营养的需求量,以及环境因子如水浊,盐度,溶解氧,氮化物,总硬度,氯化物等对其生长,生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169.
根据我所与平湖县对虾养殖总场签订的关于对虾养成期间主要病害综合防治试验的技术合同要求,1990年我们在平湖县对虾养殖总场开展了该海洋联合计划课题的试验研究工作,亦是我省虾病防治研究的试点之一,经双方的共同努力,已达到了合同的预期要求,对虾的单产及经济效益都创该场历年的首位。现将虾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0.
养殖对虾与海捕对虾鉴别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和海捕中国对虾肌肉煮熟后的失水率,提取物中的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含量,以及虾肉脂质中所含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下列结果:(1)两类对虾鲜样煮熟后失水率相差6%以上;(2)海捕对虾肌肉中的甜菜碱和氧化三甲胺含量比养殖对虾的高,两者有显著差别;(3)养殖对虾肌肉所含C18:2ω6为17.3±1.5%,海捕对虾为2.0±0.8%。从以上结果本文推荐以脂肪酸C18:2ω6含量来鉴别养殖对虾与海捕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