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628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应力区砂岩加卸载条件下能量变化规律及损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应力区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和峰前卸围压试验的结果,分析了砂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能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峰前卸围压试验的各能量指标(总吸收能、弹性应变能、耗散能)均小于三轴压缩试验,能量变化特征与其初始应力路径密切相关,且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峰前储存的弹性应变能比耗散能多,耗散能只在临近峰值点处才迅速增加。能量的耗散会导致岩石产生损伤,并且使岩性劣化、丧失强度,从能量角度定义的损伤变量,可以得出结论:开始卸荷低围压下的损伤变量大于高围压下,临近破坏时高围压下的损伤变量大于低围压下;卸围压使岩样束缚减小,加速了损伤的发展,岩样所受的应力状态愈趋不平衡。因此,基于能量的角度来表征岩石的损伤演化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地壳损伤演化过程与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计算地壳微裂纹密度参数变化分布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利用河西地区 1992~ 1999年多期重复重力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裂纹密度参数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各观测时间段内相应发生的一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3.
The deformation, of embankment has serious influences on neighboring 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A trial embankment is reanalyzed by elastoplastic damage model coupling Blot' s consolidation theory. With the increase in time of loading, the damage accumulation becomes larger. Under the centre and toe of embankment, damage becomes serious. Under the centre of embankment, vertical damage values are bigger than horizontal ones. Under the toe of embankment, horizontal damage values are bigger than vertical ones.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测量棘突间不同的撑开程度情况下节段椎间盘负荷分布及关节突关节应力情况,以指导其使用.方法 6具腰椎标本,测量SMIPD置入前后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的受力,分为7组:①空白组,②~⑦SMIPD支撑组,每组间隔2mm.结果 高度10mm对置入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的压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12 mm过伸时分担46%的椎间盘后纤维环负荷,降低关节突关节压力;14mm降低后环及关节突关节负荷,但增大前环负荷;16~20 mm后环及关节突关节负荷显著降低,前环负荷增大.结论 支撑高度等于或略大于中立位棘突间高度的IPD可分担椎间盘后环及关节突关节负荷并使椎间盘应力更均匀分布;但支撑高度过大会明显增大前环的负荷,如果用于NIC患者的椎间孔撑开,可能会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05.
开普勒及行星运动三定律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生于德国南部一个小镇——威尔。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四岁时的天花在脸上留下疤痕。他的父亲早年弃家出走,母亲脾气很坏,他14岁时出了一场天花,从此眼睛受到很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某海底隧道风塔及下部结构体系在塑性阶段的损伤破坏形态及特点,探讨在多重荷载作用下弹塑性静动力响应对结构的影响,建立了沉管隧道风塔及下部结构的大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能量原理的混凝土塑性及损伤本构模型,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及ABAQUS分别对结构进行不同地震条件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振型、层间位移角及较为完整的塑性损伤破坏系数曲线。结果表明:不同设防地震下,结构整体性良好,振型及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不同罕遇地震下,该结构的混凝土塑性拉压损伤最大时刻均发生在20 s,主要破坏区域在风塔与人防井及下部立柱的接触位置,且拉伸破坏系数明显高于压缩破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近海沉管隧道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7.
赵杰  杨杰  李晓娜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5):1244-1250
进水塔结构作为水电站的进水建筑物,其抗震性能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以沙牌水电站的高耸独立进水塔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3条耐震时程曲线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估,并将计算结果与天然地震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进水塔塔顶位移、基底剪力及地震损伤历程。实例研究表明:耐震时程法可以较好地分析结构的抗震响应,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均值相匹配。耐震时程法可以利用较少的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动力强度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且计算结果精度好、效率高,为进水塔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8.
主余震作用下,断层距(RJB)和余震次数的不同对结构造成的损伤也大不相同,进行主余震序列下桥梁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断层距、余震次数等影响因素。基于OpenSees平台,以一座连续梁桥为例,根据人工主余震构造时不同的影响因素,选用余震衰减和PGA调幅的人工主余震构造法构造主余震序列进行结构损伤分析,并与实际主余震事件的损伤结果作对比,研究人工构造主余震序列预测结构损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PGA调幅构造主余震的方法,当考虑余震衰减时,能够较好模拟出结构在实际主余震地震作用下造成的最终损伤,能够较合理的预测结构在实际主余震序列中的损伤指标;对区域主余震作用下的桥梁进行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断层距和余震次数影响因素,桥梁距断层距RJB越近时结构的损伤状态越严重,余震发生次数越多则结构的损伤增量就越大,并且结构在人工主余震作用下RJB越大的地方,结构损伤增量误差程度越小,预测的损伤状态就越接近实际的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反映热-力耦合作用下岩石蠕变变形的全过程,依据断裂力学原理提出了岩石裂纹扩展的临界损伤应力和一个新的可描述岩石在稳态蠕变阶段与临界损伤应力相关的非线性黏性分量,在传统西原模型和Burgers模型的基础上,将指数形式的损伤变量、临界损伤应力以及与其有关的非线性黏性分量引入到流变微分方程,通过叠加原理推导了考虑温度效应的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流变本构关系,建立了岩石的热-力耦合损伤蠕变本构模型。利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条件下花岗岩的三轴蠕变试验曲线和本文蠕变模型的计算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蠕变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岩石在初始瞬态、稳态和加速蠕变阶段全过程的变形规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该模型为分析高温、高应力环境下岩石工程的长期变形和稳定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岩石损伤理论推导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劣化模型,并采用冻融循环试验方式测试了后崴子隧道灰岩岩样冻融循环后的物理力学特征变化规律,分析了其损伤劣化规律。获得了岩样的质量、纵波波速随冻融循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单轴抗压强度持续减小,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逐渐增大的结果。分析获得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灰岩总损伤变量与应变的关系,冻融和载荷的共同作用会使总损伤加剧,但损伤曲线表明耦合作用也可适当缓解这一影响,且灰岩应变值趋于一致,表明影响灰岩强度极限的主要因素可以不考虑冻融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