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北部湾海域热带点斑原海豚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北部湾海域热带点斑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a)的肌肉、肝脏、胃、心脏、胆囊、胰脏、肾脏、肺脏和肠管道等器官组织样品中的镉(Cd)、铜(Cu)、锌(Zn)、铅(Pb)、铬(Cr)、镍(Ni)、铁(Fe)和锰(Mn)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热带点斑原海豚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Cd、Cu、Zn、Pb、Cr、Ni、Fe和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4~67.35、2.68~24.24、32.26~118.54、1.01~4.17、0.30~1.52、ND~1.25、162.11~1190.63和0.88~12.84μg/g(干重).热带点斑原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低的基本趋势是Fe>Zn>Cu>Pb>Mn>Cd>Cr>Ni.肝、肾脏等内脏器官中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肌肉组织中的含量;多数器官组织中没有测出Ni的存在.与北部湾海域、渤海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和江豚比较,北部湾海域热带点斑原海豚体内各器官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表明不同种类的海豚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2.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ws)属于海洋蓝细菌,是目前已知数量最多、细胞体积最小的产氧光合微生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大洋的真光层,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参与者.原绿球藻在适应地球海洋环境的漫长过程中不断进化,是古老生命体——蓝细菌的最新进化形态之一.原绿球藻通过多样的生态型和亚生态型,提高其基因组多...  相似文献   
573.
黑河流域土壤质地分类数据建立及其模拟效果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全球土壤质地类型分布在黑河地区的数据(下称原全球数据)不能体现该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为了定量表征研究区土壤的非均匀分布,在流域范围收集了53个土壤亚类剖面数据,对照土壤三角,与国际通用的STASGO 30 s土壤质地类型分类标准对应,基于黑河流域1∶100000土壤亚类分布图,建立了黑河流域30 s分辨率的土壤质地类型分布图(黑河数据)。这套数据可以描述出原全球STASGO 30 s数据不能表现出的山区和绿洲区的土壤非均匀分布实际。分别使用黑河数据和原全球数据作为下垫面土壤分布,运用耦合了陆面过程的中尺度大气模式,对黑河流域中上游区域进行了模拟,检验了两套数据对气温模拟的准确性,讨论了土壤分布变化对环境要素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黑河土壤分布数据对上游山区的气温模拟性能好于原全球数据,中游绿洲区使用两套土壤分布数据的模拟值都偏高,大部分站点使用黑河土壤分布数据的模拟值略高于使用原全球数据的模拟值。这可能与模式中使用的全球土壤水、热参数在研究区的代表性以及中游区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异质性有关。因此,黑河流域土壤水、热参数以及高分辨率的土壤温、湿度分布是提高该区域土壤—大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性能的重要途径。环境要素变化与土壤类型分布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气温模拟值对土壤分布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74.
开展新形势下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人口集疏变化研究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论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基于2000—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以及城市群、原连片特困区和边境区等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口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2020年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比值仍约为94∶6。目前中国分县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2010—2020年超过一半的县域人口负增长。(2) 2000—2020年城市群人口增长1.53亿人,2020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接近90%,是承载中国人口的主体区域。2010—2020年,19个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人口增长最为显著,而哈长和辽中南城市群人口负增长。(3)原连片特困地区在2000—2020年人口持续减少,20年间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以上。新疆南疆三地州和西藏区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明显,2010—2020年人口增幅超过15%。(4)边境地区县域2000—2020年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但2010—2020年人口集聚度和人口密度略微下降。其中,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人口下降明显,201...  相似文献   
575.
本文阐述了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工作中权属调查存在的问题及特殊性,提出采用“互联网+GIS”技术开展权属调查的方法。通过开发利用“不动产权属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实现权利人利用微信程序自主核对、修改原地籍信息,填报房屋信息,上传权源材料;利用该系统后台管理PC端完成权利人提报信息的审核,形成属性数据库;利用实景三维模型,依据宗地、房屋信息、权源材料等完成宗地界线位置核实。结合应用案例,阐述了作业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分析了作业效果。调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土地数据,减少了外业调查工作,克服了疫情影响,解决了外业入户调查的难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76.
有害藻华对海水养殖、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灾害.近20年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甲藻形成的有害藻华在东海海域连年暴发,其频率高、危害大,形成及演变机理复杂,对藻华原因种进行监测是开展有害藻华预警和防控的...  相似文献   
577.
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P.lima)是全球广泛分布的有害赤潮藻类,也是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 Toxins,DSTs)的主要产生藻之一,其产生的DSTs给海洋环境、渔业及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不同P.lima藻株的产毒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多种环境因子如营养盐、盐度、光照等因素均会对P.lima的产毒能力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不同区域贝类中DSTs的风险。本文比较分析了全球范围内P.lima的产毒差异,并重点解析了环境因子对其产毒能力的影响,对于全球范围内P. lima产毒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认知,对未来开展P. lima海洋生态学及食品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8.
原始羽毛概念的提出及其在羽毛演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强  姬书安 《江苏地质》1998,22(2):65-72,T003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证了中华龙鸟的皮肤衍生物不是什么“毛发”,而是一种以前人们没能认识的原始羽毛。详细介绍了原始羽毛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原始羽毛与现代羽毛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讨了原始羽毛在羽毛演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79.
大平掌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为系统地对比研究矿区16号勘探线新发现两类金矿体,即V1块状硫化物矿体中顺层产出的层状金矿体、穿层断裂带中的网脉状金矿体中金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类型,探讨金的沉淀机制。文章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金矿体矿石中可见金为金的独立矿物(银金矿、碲金矿、碲金银矿),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层状金矿体矿石中还可见晶隙金;热液型黄铁矿是两类金矿体矿石的主要载金矿物,其中“不可见金”均以固溶体金(Au+)为主,存在极少数的纳米金(Au0)。两类金矿体金的成矿均受后期东西向断裂带影响,为后期具有较高碲逸度的成矿热液充填成矿提供有利空间,金的独立矿物颗粒细小且分布不均,是由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以及不平衡、不稳定的流体体系造成;两类金矿体中固溶体金(Au+)均由Au+占据黄铁矿晶格空位或缺陷等畸变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