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8篇
  免费   1712篇
  国内免费   3342篇
测绘学   449篇
大气科学   1455篇
地球物理   1456篇
地质学   6847篇
海洋学   1169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68篇
自然地理   99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玻璃钢渔船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而有逐渐取代木质渔船的趋势。为推进玻璃钢渔船的产业化进程,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玻璃钢渔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最终提出了我国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规程,以供我国今后制定玻璃钢渔船材料试验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62.
牙鲆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牙鲆的养殖在日本已有成功的经验。1978~1980年,日本曾大力发展海上牙鲆网箱养殖。虽然后来因夏季高温以及擦伤造成死亡较多,发展受到一些限制。但因它仍有有利的方面,在条件适宜的海域仍是值得使用的一种养殖方式。牙鲆是适合于我国北方海域养殖的种类,为弄清楚山东省沿海地区发展牙鲆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我们在荣成市寻山艾伦湾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由于国内市场没有牙鲆鱼种供应,在自然海域也捕不到足够数量鱼种供养成使用,我们的养殖试验从育苗开始,2a内完成一个养殖周期,实际养殖时间为17个月。早期育苗…  相似文献   
63.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本文用一个两层模式,对黑潮在南海海盆中诱导出现的环流现象进行机制性的模拟.文章表明南海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约280d的周期性的气旋涡系统的盛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外的西(西南)向海流实际上是气旋涡南侧的循环海水再向北流动的再循环水,并指出该海流具有很强的斜压性;文章还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黑潮入流有可能向西侵入南海北部,从而形成反气旋式的套状流结构.  相似文献   
64.
胶州湾的浮游藻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浮游藻是水域有机物的生产者,作为食物链的基础环节,通常以它的种类及细胞数量来估价海洋水产资源的贫富,又因浮游藻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不同种类对海洋环境适应能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往往以此作为某些海洋环境因子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66.
中华绒螯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度为14—19‰的人工海水中,温度20—25℃条件下,189只平均体重100g的抱卵亲蟹产蚤状幼体4025万只。布苗密度为50—100万只/m~3为宜。必须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人工饵料以单胞藻和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可适当加喂蛋黄。  相似文献   
67.
紫球藻培养鲍幼体的饵料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69.
70.
贺电  吴后波 《海洋科学》2007,31(3):76-81
在动植物病原体的检测中,方法学历经了生物培养、显微镜观察、生化检测、免疫学到分子生物学几个阶段的变更,朝着更特异、更快速、更便捷、更安全、集成化、微量化、定量化、费用低廉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病原检测主要依据致病病原体在介质或细胞中的培养、分析病原体表型或血清型特征,或采用组织学检测病原体对宿主器官的影响[1]。这类方法耗时、特异性和灵敏度低,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快速检测工作的需要。免疫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检验时间,就灵敏度而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要高于免疫荧光、反向免疫凝胶电泳和免疫扩散,是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病原体方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