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8篇
  免费   2690篇
  国内免费   3841篇
测绘学   536篇
大气科学   2177篇
地球物理   4200篇
地质学   6623篇
海洋学   1666篇
天文学   304篇
综合类   567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彭明生  王后裕 《矿物学报》1995,15(4):372-377
利用偏振喇曼光谱(PR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三种不同成因电气石单晶的振动谱学特征。PRS研究表明电气石结构中三个阴离子团(即[Si6O18]^12-、[BO3]^3-、[OH]^-)的喇曼谱在平行c轴方向(//NE)比垂直c轴方向(//NO)敏锐,而且[OH]^-喇曼光谱只在平行c轴的PRS中才观察到。不同成因电气石中[OH]^-占位不同。结合FTIR研究发现在伟晶型和热液型的  相似文献   
882.
在0.002%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TTMAB)-20%HCI体系中,Sn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7V(vs.Ag/AgCl),线性范围2~1000ng/ml。体系可用于岩石、土壤样品中微量Sn测定;机理研究表明,溴化一四烷基三甲铵通过诱导吸附SnCl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83.
罗丹宁纤维富集分离-示波极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螯合罗丹宁纤维富集分离。示波极谱法测定Au的条件,选用0.15g罗丹宁纤维装柱(Φ5mm×80mm)富集Au,吸附Au后的罗丹宁纤维于700℃灰化的烧,浸取物在NaOH底液中用示波极谱法测定。测定范围为0.4~140μg/mlAu,经对标样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Au含量为4.93×10 ̄-6级的标样进行10次测定,方法精密度(RSD)为1.14%。方法选择性高、稳定性好,适用于Au含量在0。2×l0 ̄-6以上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4.
本文通过北京某工程实例,对《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应用轻便动力触探试验评价新近沉积土地基承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5.
886.
887.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次复测资料,在时间-空间的双度坐标上跟踪分析.结果指出,大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谱的特征主要有:(1)呈传导电流为主的同步电场干扰型;(2)频谱分布的窄带性(0.5—20s);(3)振幅的奇异性(电场干扰脉冲幅值为正常值的10~2数量级);(4)一定程度上显示孕震源的方向性;(5)幅射的间发性(临震3天中出现3个高峰时段).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高峰期至发震时刻之间约有48小时的相对平静间歇,此间观测者就能够在现场迅速响应,作出临震预报的判据.MT 监测所获得的临震电磁幅射信息主要是传导电流,而地下较为普遍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可能为该传导电流回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便于被较远的 MT 监测点所接收.  相似文献   
888.
地震空间分布的多分维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升  汪秉宏 《地震研究》1993,16(3):321-328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地震空间分布多分维谱的方法,如推广G—P法、固定质量法和固定半径法,然后利用推广G—P法计算理论模型(如Henon映射、随机模型)的多分维谱并分析计算中有关参数的影响(如计算样本大小和标度区确定),结果表明:度量半径r应小于研究区域的直径的1/4以减小边界效应。最后计算并分析地震资料(如1976年唐山地震地区的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889.
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谱的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的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的不同时段M_L≥3.0地震的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的形态要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90.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宁夏石咀山市按地貌单元分为三个区。对每个地貌单元场地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一维地震反应计算模型,计算求得了各个地貌单元的平均反应谱,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与其对应的反应谱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