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巴黎气候会议(COP21)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重要成果,丰富和深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长期目标。1.5℃温升控制目标意味着全球管控气候风险的政治意愿得到强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得到初步勾勒。在未来的科学评估和政治谈判中,全球各区域甚至是各个排放大国的排放空间、排放路径和减缓需求将会进一步清晰化和定量化,还会丰富和深化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合作规则,结合当前以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为特征的、主要以自下而上方式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排放配额与发展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各国制定其国家贡献目标与行动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2.
周琪  李平衡  王权  郑超磊  徐璐 《中国沙漠》2014,34(1):98-107
涡度相关仪通量值所代表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对于通量观测塔的选址、仪器安装高度的确定以及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试验场通量观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荒漠区在大气稳定条件下90%的通量贡献区最远可以达到686.40 m,通量贡献函数最大点的位置在162.50 m;大气稳定时各风向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在生长末期均达到最大,生长初期和中期的源区变化因受到各风向风速和植被下垫面的影响而有差异;大气不稳定时不同生长时期各风向通量贡献区没有固定变化规律;通量源区大约有58.71%的信息来自于荒漠区通量观测塔西南至西北方,整个生长季生长末期通量贡献最多,所占比例为40.16%。由FSAM模型测得的通量贡献区范围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荒漠生态系统下垫面的通量信息。  相似文献   
43.
青国土资[2013]49号2012年是我省"358地质勘查工程"第二阶段即五年实现重大突破的目标年,也是"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的攻坚之年。全省各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加强改革创新,加快地勘进程,加大找矿力度,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重要找矿成果,为推动"四个发展"、建设新青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4.
大通煤矿是青海省开发最早、规模较大的煤矿,为青海省工业和民用煤炭供应提供了基本保障,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历经百年开发之后,矿区出现地表大范围沉降、房屋建筑毁坏、农田塌陷导致弃耕、煤矿弃渣矸石压占土地等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5.
国土资源系统去年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自治区"十二五"良好开局做出了突出贡献,要感谢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感谢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奋发努力。  相似文献   
46.
大水金矿床是一种特殊的矿床类型,是多种地质作用的复合结果。大水金矿成矿事件是西秦岭陆内造山碰撞过程中流体、岩浆和成矿作用高度统一的产物,表生作用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岩浆事件是成矿的先导,空间上矿床与岩体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是寻找大水式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7.
<正>2013年9月2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2013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321会议室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有:①缅怀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的学术贡献,特别是25年前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之旅对海峡两岸地理学交流的深远意义;②研讨2014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及纪念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25周年有关活动安排;③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中赵松乔纪念厅  相似文献   
48.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49.
Suspended sediments in fluvial systems originate from a myriad of diffuse and point sources, with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from each source varying over time and space. The process of sediment fingerprinting focuses on developing methods that enable discrete sediment sources to be identified from a composite sample of suspended material. This review identifies existing methodological steps for sediment fingerprinting including fluvial and source sampling, and critically compares biogeochemical and physical tracers used in fingerprinting studies. Implications of applying different mixing models to the same source data are explored using data from 41 catchments across Europe, Africa, Australia, Asia, and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The application of seven commonly used mixing models to two case studies from the US (North Fork Broad River watershed) and France (Bldone watershed) with local and global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methods identified all outputs remained in the acceptable range of error defin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s. We propose future sediment fingerprinting studies use models that combine the best explanatory parameters provided by the modified Collins (using correction factors) and Hughes (relying on iterations involving all data, and not only their mean values) models with 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to best predic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sediment sources to fluvial systems.  相似文献   
50.
利用贵州省安顺市2015—2019年大气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安顺市空气质量特征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通过TrajStat软件中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PM2.5浓度,分析不同季节输送途径及其污染轨迹,采用潜在源贡献作用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期内所有PM2.5污染日(PM2.5日浓度高于75 μg·m-3)输送轨迹垂直与水平方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PM2.5是安顺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冬季输送污染轨迹占比较大,输送方向主要为贵州东北方向、偏南方向; 污染日PM2.5输送路径以贵州东北方向近距离输送为主,该类轨迹基本分布在880—980 hPa高度; 潜在源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贵阳整个地区、毕节织金县、黔西市、金沙县等,高贡献值区主要集中在安顺紫云县、镇宁县、毕节织金县、大方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