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0篇
  免费   3889篇
  国内免费   3460篇
测绘学   1367篇
大气科学   1898篇
地球物理   5634篇
地质学   7171篇
海洋学   2457篇
天文学   1221篇
综合类   1196篇
自然地理   1835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708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844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1059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757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556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8篇
  1965年   10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分。基底深断裂对盆地的形成与盖层构造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微量元素在矿源岩(层)中迁移遵循严格的级序路径,并且存在两种迁移倾向。迁移的结果图象是一分维结构。两种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出现的有利环境是温度高度反差地区和大断裂系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994.
阿尔金活断层的古地震与分段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国瑜 《第四纪研究》1995,15(2):97-106
活断层的破裂过程往往是通过多个独立破裂段落的组合而进行的。活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上各个稳定的独立破裂单元的识别。这是深入认识断层的活动习性特征和进行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的重要途径。古地震资料是识别破裂单元最直接的依据。本文在根据障碍构造对阿尔金活断层进行几何结构分段的基础上,结合古地震资料的分析进行了破裂分段的识别,划分了11个破裂段。在约20000年来各个段落活动时段、强度、古地震复发间隔都有所不同。总趋势是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在约4500—2000aB.P.存在一个各个段落都比较活跃的阶段。这与沿青藏高原边缘的一些活动带上揭露出的情况很相似,看来这是与整个高原的构造活动在这个时段曾有所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能够精确地确定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明确地表曲率半径的分布规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矢量分析和复杂的推导得知,地表曲率半径φ不仅与地理纬度φ有关,还与所考查的地表曲线的方向(以方位角α来定量表示之)有关。ρ、φ及α间的解析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997.
对华北地区韧性剪切带几种代表上、中、下地壳深度的糜棱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纵波速度测定及各向异性研究.对实验样品的纵波速度测定得到以下结果:1.沿糜棱岩面理方向的纵波速度大于与面理垂直方向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5-0.30km/s,各向异性为3%-5%;2.糜棱岩的纵波速度低于其围岩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0-0.45km/s;3.中地壳角闪岩相糜棱岩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高于上地壳绿片岩相糜棱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相糜棱岩的各向异性;4.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糜棱岩矿物优选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嘉世旭  刘昌铨 《地震地质》1995,17(2):97-105
主要讨论了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中的4个(P_g,P_c,P_m,P_n)常规震相以及它所反映的构造和物性特征,这些震相反映了地壳上地幔不同层位的构造形态以及速度和速度梯度结构在纵横向的变化。还重点研究了华北地区的奇异震相以及反映在构造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一些剖面局部区域的某些震相显示在视速度、振幅和出现区间等方面的异常,反映了该区域在构造上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往往与地震的孕育、发生以及矿产资源的潜在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王君杰 《地震学报》1995,17(2):217-222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了地震动扭转分量对薄壁圆柱回转壳结构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扭转分量对结构反应贡献的大小主要与结构的高度、回转半径与结构高度之比及壳的刚度有关.对于核电厂安全壳和工业储油、储气罐结构,扭转地震动分量所产生的壳体反应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00.
李松林  吴宁远 《地震研究》1995,18(4):430-444
本文提出一种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层析成象方法,由地震走时资料确定介质的速度分布和界面位置。计算中采用了参数分离、变阻尼、奇异值分解等技术,方程的解较稳定,且可得到解的分办。除反射波外,该方法还可同时利用分析波的资料。因此,适宜于折射及宽角度反射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处理。数字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内部,该方法能得到可靠的反演结果。在边界附近效果较差,受初始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