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4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507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96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815篇
海洋学   57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5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福建近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994年的4齿,白姑鱼,二长棘鲷和短尾大眼鲷由1976年或1982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3龄,条尾绯鲤由1976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4龄,带鱼的捕捞死亡系数由1976年的0.491上升到1994年的0.956。二长棘鲷由0.340上升到1.273,短尾大眼鲷由0.505上升到0.868。条尾绯鲤由0.576上升到0.924,白姑鱼由1982年的0.235上升到1994年的0.789,开发比率均比1976年或1982年有较大提高,分别在0.495,0.706,呈现充分开发或过度利用,并讨论了种群变动原因,捕捞结构和底拖网捕捞力量调整及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992.
岩浆成因矽卡岩的某些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矽卡岩型矿床中有两种矽卡岩,一是由渗滤-扩散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另一种是由充填作用形成的脉状矽卡岩。脉状矽卡岩具有以下特点,表明属岩浆成因:1)呈脉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楚截然,在易于交代的大理岩中也一样;2)脉状矽卡岩中可含有类似花岗岩的矿物组合,并可出现伟晶岩囊,有时可见脉状矽卡岩与脉岩过渡;3)存在粗晶矽卡岩矿物的囊状体;4)发育气孔状构造和豆状构造;5)有流动构造;6)自身熔离现象十分普遍;7)在矽卡岩脉中常见由重力分异和挥发组分向上集中而形成的垂直分带现象;8)脉状矽卡岩常与矿浆成因的铁、铜矿体和由富含挥发分的硅浆成因的含钨石英脉相共生或过渡;9)脉状矽卡岩中已发现熔融包裹体。  相似文献   
993.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提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和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及其营养盐的输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硝酸盐和硅酸盐的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得出,除冬季外,长江冲淡水中的营养盐同时向两个方向输送,一、向北或北输入南黄海西南部;二、向同或东南输入东海。据此提出“长江冲淡水双向扩展的”观点,即长江冲淡水先顺河口走向朝东南方向流动,到达口门处分成两部分(冬季除外),一部分穿过杭州湾口及舟山群岛一带沿岸南下,或自长江口向东南方向扩展;另一部分则左转向北或东北,进入南黄海西南部。南、北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卤虫种群α—淀粉酶同工酶的基因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卤虫种群中20个品系的α-淀粉酶(α-AMY)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Artemiasinica和A.parthenogenetica各自有其独特的酶谱和基因型,A.sinica的主要基因型为:0/ab/bb和ab/ab/ab,而A.parthenogenetica的主要基因型为0/bb/ab和0/bb/bb,这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种的重要生化指标;各品系间、品系内存在多态现象,并且平均杂合度值较高,与卤虫为了更好地适应不良的生活环境而积累大量有利基因和变异有关;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可知A.sinica和A.parthenogenetica有共同的祖先,两者分化时间大约在距今576万年至10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996.
《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曾灏 《海洋与湖沼》1998,29(6):671-673
由华东师范大学朱建荣和沈焕庭完成的20万字的《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专著,已于1997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第一部建立一个0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浅海与陆架模式、考虑多种动力因子、研究长江冲淡水扩展的专著。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是物理海洋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以往研究的方法,大多数是基于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对采用的一些数学模型,为了能求出其解析解,作了过多的近似,能够考虑的因子很有限;数值模式不够完善,考虑的因子也不够全面。著者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  相似文献   
997.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noticed in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surface sediments.The former sediments are rich in some major elements such as K,Fe,Mg,Al,and most of the trace elements which show wide variations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s,whereas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only have higher Ca,Na,Sr,Ba,Th,Ga,Zr,Hf contents and show slight variations in element contents.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termediate-acid igneous rocks and complicated source rocks together with strong chemical weathering which determin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sediments,whil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are decid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oess from the Loess Plateau and intense physical weatering.Cu,Zn,Sc,Ti,Fe,V,Ni,Cr,Co,Li and Be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Yangtze River sediments from t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and be treated as tracers for both the sediments to study the processes of their mixing and diffusion in the coastal zon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998.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中三叠世轮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导了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中三叠世信陵镇组和远安组轮藻化石,计有5属28种,其中包括3新种,根据轮藻化石属种在垂直分布和数量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两个轮藻组合;(1)Porocharahubeiensis-Vladimiriellataipingensis组合,轮藻化石产于秭归县两河口信陵镇组,以较大型的Porochara和Vladimireiella数量和类型较多为主要特征,主要成分有Poroch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研究区志留纪纱帽组牙形石,三叶虫,头足类,腹在等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指出该区纱帽组自下而上可分为Orthodochimioceras-Michilinoceras和Pterospathodus celloni-Apsidognathus tuberculatus两个生物组合,与川北陕南,黔东北石阡,四川南江,岳池等地相当层位生物群相比,前者的地质时代为特列奇期中期,后者为特列奇期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00.
王军  钱苏芬 《江苏测绘》1999,22(1):36-39
航道图是领航与船运的指南,传统工艺以声纳测量,手要绘图为主,成图周期长,误差大,已不能适应现代航运的需要。本文结合长江航道南京段数字地图制作实例,介绍了数字航道图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